第一节 国际环境服务贸易概述(第2页)
在国际环境服务中,废物处置服务和污水处理服务占环境服务市场的主要份额。2010年这两个项目产值占全球环境服务市场的74%,其中废物处置服务占45%,污水处理服务占29%。但在不同国家,情况也不一样。比如美国最重要的项目是废物处置,占美国环境服务市场的44%;法国和英国则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优势。从总的趋势来看,废物处置仍是环境服务项目的主要部分,但近年来环境服务项目格局有“去集中化”的趋势。有数据表明,废物处置服务在环境服务市场中所占份额自2000年开始逐年下降。污水处理服务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稳定,2008年后有缓慢上升趋势。相比之下,其他环境服务项目(主要是废气处理服务)市场份额自2000年开始逐渐上升。环境服务分项目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贸易种类上也存在失衡现象,未来国际环境服务贸易需要关注范围更广的贸易和合作,以促进整体环境服务贸易水平的提升。
(五)国际环境服务贸易投资主体趋于多元化
目前发展中国家是环境服务的净进口国。20世纪,由于许多环境服务项目都具有公共事务的特点(如公共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传统上这些服务都是由政府提供,而且大多是由地方政府提供。因此,环境服务投资也主要由政府承担,私人部门或受条件制约不被允许,或无利可图不愿意进入这些领域。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对这些公共事务部门进行改革,例如,我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开始在这些部门实施建设-运行-转让(BOT)等运行模式。根据OECD统计,从1990年到2004年,11个OECD国家加上“金砖四国”通过公私合营(PPPs)方式在水处理服务部门投资额达112亿美元。发达经济体更是在公共事务私有化方面有了很大改变,美国在垃圾收集服务领域私有化水平不断提高,污水处理服务现在虽然仍然由政府主导,但私有化步伐也在加快。相比之下,法国和英国的污水处理和废物处置服务私有化程度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总的来看,环境服务投资主体正趋于多元化。
(六)国际环境技术服务贸易发展空间巨大
各项环境服务业所运用的技术多年来未有重大改变。废水处理及固体废弃物管理通常使用成熟、不具专利性的技术,而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多已成熟。然而以市场导向为原则所颁发的新法案促使前述情况发生变化。环境工业转变为以技术导向为主,并以技术为最主要的竞争工具。研发费用逐日升高,一般大型多国环境服务企业,将受益的8%~10%作为研发费用,引导各项环境服务业的新技术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环境技术服务贸易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国际环境服务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欧盟、美、日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以应对气候变化向低碳经济转型为核心的绿色发展规划,实施绿色经济和绿色新政。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潮流、新变化,国际环境服务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具体体现在:
(一)国际环境服务贸易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世界经济对能源、化工原料以及其他原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发达国家早已淘汰高能耗生产,转而以占有竞争优势的富含高科技和高收益的各种服务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而发展中国家则为了保持本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或者为了在这种竞争环境下谋求生存,只能以自然资源的消耗为代价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状况日趋严重。为此,需要创新发展理念,促进产业转型,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提高地区及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把发展环境服务业作为培育新兴产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国际服务贸易无疑在更开阔的视野、更广阔的层面为发展环境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条件。
(二)国际环境服务贸易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服务业的发展,是产业链逐渐释放和市场逐渐外部化的过程,它会对产业链上下游产生深远的影响,由此推进产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升级,从而实现产业转型。这种转型将带来巨大的产值增加。目前,美国的环境服务业的年产值在环境产业中的占比已达50%,我国的只有不到20%。而随着服务模式的转型,人类对环境需求的增加和支付意愿(包括主动型和被动型)的加强,环境服务业的产值空间将非常大。总的来看,环境服务业的比重是一个国家环境产业成熟的标志。越是高的产业形态,越能让产业直面环境效果,提升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和竞争力,由此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上均取得巨大收获。
(三)国际环境服务贸易有利于环保产业实现成功转型
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将成为一国(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环境服务业是环保产业的核心,其发展水平是反映环保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随着污染治理设施的大规模建成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与领域的拓宽,环境服务业将成为环保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其产值在环保产业中的比重也将随之提高。国际环境服务贸易有利于推进环境服务业的成长壮大,从而将成为促进环保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突破口,成为推动环保产业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阅读链接
节能环保业:“欧洲制造”的未来
欧洲在节能环保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德国、瑞典等国该产业发展成熟,可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值得借鉴的经验。不过,分析人士警告称,旷日持久的欧债危机已对欧洲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和能源政策带来较大冲击。
欧洲领跑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提供技术基础和装备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再制造产业等。
在节能产业方面,目前欧洲各国都在加大对节能产业的投入。其中,欧盟计划在2013年前投入32亿欧元用于环保汽车及智能化交通系统等的研发,英国专门成立了国家低碳技术投资公司,发展低碳工业、汽车等节能产业。截至2011年年底,在全球环保市场份额中,美国占据36%,位居第一;欧盟排名第二;日本排名第三。
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再生资源回收总值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在今后30年内,产业规模将超3万亿美元。欧洲在此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建立起较成熟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和交易市场。再制造产业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汽车、工程机械、机械制造、家用电器、办公设备等,在欧洲已形成巨大产业规模。欧洲主要工业化国家的大企业相继开展了再制造。如宝马、大众、梅塞德斯-奔驰等汽车生产商建立了汽车拆卸试验中心;瑞士卡斯特林公司专门向各国提供再制造服务;奔驰在汽车的整个寿命周期都重视体现回收利用概念。
德国与瑞典独具竞争优势
在欧洲各国中,德国与瑞典在节能环保产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如今,节能环保产业已成为德国一大支柱产业。在德国工商会注册的环保企业达1。1万多家,从业人数近200万人,约占总就业人数的4%。全球市场近15的环保产品来自德国,该国环保技术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16。
2012年1月31日,德国环境部发布的《德国环保产业报告》显示,德国环保产业已成长为年产值760亿欧元,占世界环保产业贸易额的15。4%,近80%的环保产业生产领域为研究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
德国光伏产业和光伏技术独具竞争优势,几乎囊括全球13的太阳能设备市场。德国**A太阳能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逆变器生产商,逆变器全球市场份额达40%,年销售收入约12亿美元。德国Q。Cell公司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电池产量居全球首位。
瑞典的清洁能源技术比较成熟,使用量在该国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目前,瑞典电力生产基本实现无油、无煤,电力来源为水电和核电各占一半。除水电外,瑞典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能源等也发展迅速。
瑞典拥有一大批具有专有技术的环保企业,数量超4000家,就业人口9万人。其中,环保设备生产商阿法拉伐拥有13800名雇员,普拉克公司在全球55个国家建成了3000多个污染处理厂。瑞典环保产业出口强劲,约占环保产业总产值的38%,并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
资料来源:陈听雨,《节能环保业:“欧洲制造”的未来》,《中国证券报》2012年3月23日,A05版。
[1]OEviroalGoodsary,manualfordataandanalysis,1999。
[2]李丽平,段炎斐。全球环境服务业发展趋势及驱动力分析。中国环境报,2011。10。25,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