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国际教育服务贸易概述(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二)国际教育服务贸易作用

各教育发达国家采取多种方式制定有利政策发展国际教育贸易,主要是因为从中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以及非经济利益。

1。教育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

教育服务贸易首先是经济行为,通过提供教育或培训等有偿服务来赚取外汇。事实证明,教育服务贸易已经为教育出口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作为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服务的进出口在很大程度上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出口服务,不仅获得了大量的外汇,而且对该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据统计,最先提供和发展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的国家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以美国为例,作为高校质量和规模都名列全球前列的国家,从1970年到2000年,美国教育服务收入占服务总收入的3。5%。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统计,1999-2008年的10年间,美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净出口额从78。1亿美元增至125。9亿美元。美国教育服务收入中,境外消费方式的教育服务出口又占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教育服务出口每年的收益都超过70亿美元,可提供超过10万个就业机会。而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2007年秋季入学的学生中,留学生达到62。5万人。美国学者估计,留美学生每年可给美国增加33。5亿美元财富。[3]

教育出口在其他方面,如住房、生活必需品、旅游等的一些隐性收益则难以计算。虽然教育服务贸易收入的直接受益者通常不是出口国政府,而是吸收留学生的各个教育机构,但随着本国教育部门经费状况的改善,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减轻政府教育财政负担。

2。教育服务贸易的社会效应

教育服务贸易除了具有经济意义外,还具有一般传统商品贸易所不具有的非经济效应--社会辐射效应。

(1)进口教育服务的意义

第一,一些国家欠缺满足不断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的物理能力和基础设施,通过开放教育服务贸易,可以通过出国留学使更多的人受到境外优质教育。

第二,进口教育服务可以填补本国空缺或薄弱的专业,提高本国的教育质量。

一方面,现有的高等教育机构,可能缺乏特定的专业来满足特殊的学习计划,通过进口教育服务,可以填补空白,使本国居民获得特殊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国提供者的进入,政府有选择地引入具有高质量、达到国际水平的教育提供者,实现国际教育服务的示范效应和外溢效应,从而不断提升本国教育质量。

第三,进口教育服务有利于开发人力资源,还可以减少人才外流。

通过准予外国教育提供者进入该领域,提供必要的训练,从而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政府成本培训出有技能的熟练工人。

此外,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其人力资本向发达国家迁移而面临严峻挑战,通过开放本国的教育部门,可使一定比例的有技能和知识的人被进入该国的外国教育提供者雇用而留在国内。

(2)出口教育服务的意义

第一,出口教育服务可以有效利用剩余教育服务资源,提高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一些国家的公共及私人教育资源已经超过了本地的需要,通过教育服务出口,可以使剩余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并产生相应的价值。同时,对于教育服务提供者来说,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本国的学生,还有众多的外国学生,这就要求不仅要开设更多关于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还要求所有的课程都必须体现国际观点,这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出口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必然促使贸易国树立国际教育竞争的理念,合理设置学科,提高竞争力。

第二,国际教育服务贸易能为出口国带来大量人才。

在每年获得博士学位的留学美国的国际学生中,约有60%留美工作。仅就这些人的早期培养费用而言,每年至少可以给美国节省数10亿美元,而这些滞留不归的高级人才每年为美国创造的财富则难以估量。据澳大利亚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表明,在接受调查的海外学生中,近半数有意在完成学业后移民澳大利亚。其他一些发达的教育出口国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对于教育服务贸易进口国来说,则承担着高级人才流失的后果。

第三,出口教育服务有利于扩大政治、文化影响,提高国际地位。

出口教育服务有助于扩大视野,增强对他国文化的包容性,既吸收境外的文化精华,为我所用,也向世界传播了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从而更有利于文化控制,促进与其他国家友好关系的发展。教育服务提供国可以通过教育服务贸易吸收国际优秀的学生和学者,有助于学术的发展和国际中心的建设。对于教育服务接受国而言,可以通过教育服务贸易学习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缩短发展的时间。而且教育服务贸易还常常导致研究方面的合作与技术转让,促进经贸关系的发展。

阅读链接

教育服务贸易--知识经济时代的朝阳产业

自美国20世纪末金融海啸及几年前爆发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虽然屡屡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但在此期间国际教育服务贸易非但不受影响,更是逆势而上。在世界范围内,各国间激烈的“人才竞争”促使教育国际化程度增强,形成了以学生和教师流动及校际合作办学为主要模式的前所未有的全球“教育市场”。

仅以出国留学为例,国际权威统计表明,2007年全球共有280多万留学生,在2010年约增加到330万,预计2020年将增加到580万。

澳大利亚38所大学联合组成的教育国际开发署(IDPEduPtyLtd)的预测最为乐观,称到2025年全球留学生规模将翻两番,总计约720万。

对我国来说,有研究指出在这十余年来呈现的则是“挡不住的‘留学热’爆炸式增长”,而且呈低龄化和平民化趋势。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其中国家公派1。28万人,单位公派1。21万人,自费留学31。48万人;自费留学比例高达92。67%。北美和西欧吸引了185万外国留学生,美国一个国家2010-2011年度外国留学生就达723237人,而亚太地区成为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地区,占国际留学生总数的32%,其中我国(22%)成为出国留学生人数最多的派出国。这一组简明数据足以显示“境外消费”这种重要跨境教育需求呈现“井喷式”快速增长的态势。

……

总体来看,虽然美、德、法、日等国既是留学生输出大国,又是留学生输入大国,但输出学生与输入学生规模不成比例,输入规模远远大于输出规模,因而成为国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大赢家,获得巨大的经济收益、人才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10-2011年度,外国留学生仅向美国大学支付的学费就高达143亿美元。再加上生活上的各种花费,留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总值高达202亿美元。作为留学生主要输入国,紧随美国之后的英、法、澳、德、日、加等国,也赚得盆满钵满,难怪澳大利亚政府坚定地声称,他们不会对留学产业轻言放弃,因为仅2009年留澳学生对澳经济的贡献总值高达160亿澳元。

资料来源:张杰庭,《鼓励民办学校参与竞争提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2012。03。12,。。ewsshowid17289。html(有删改)。

[1]靳希斌。论教育服务及其价值。教育研究,2003(1):44页。

[2]白远。首都教育服务贸易报告2009。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10:10页。

[3]周密。美国教育服务出口。2012。04。03,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tradeinservi。gov。f2010。11。2586892。shtml。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