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平台 我有生命激扬的战队02(第1页)
二、建平台:我有生命激扬的战队02
(二)策马云山齐奔跃
竞争上岗,为教师行政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教学改革,为人人成为研究者提供机会;技能大赛,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一些优秀的教师个体得到了机会,获得了成长,他们为团队的崛起树立了标杆。以此为基础,我们要推进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因为好的团队出自好的管理,好的团队需要好的平台。
图3-7意气风发的物理科组
制度文化与管理真经
这些年来,在八十中的团队建设过程中,我一方面加强实践力度,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并由此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和经验,这些办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其他学校的团队管理和文化建设中也能推而广之地应用,所以有人将它们称之为学校管理的“真经”,具体如下:
第一条真经:让领导班子更有作为。
领导班子是团队建设的核心,领导班子风气正不正,执行力强不强,是学校能否发展的关键。有为才能有位,我们在干部选拔的时候强调这一点;有位之后还要更有为,我们在干部使用的时候尤其强调这一点。为此,我奉行“三实”管理理念:唯实,倡导实在,不图虚荣;务实,脚踏实地,爱岗敬业;求实,善于学习,把握规律。要求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务实求真,在管理中不断提高决策水平和治校能力,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事实上,今天的八十中,已经培育出了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现任的校级领导均是中学高级教师,学历在本科以上,都在教学第一线,都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求真务实而又勇于开拓创新的性格特征。
这一批有思想、敢担当、执行力强的学校行政班干部,近些年有三人被提拔为校级干部;多名级长被提拔为中层行政领导;有四个学科组被评为广州市优秀科组。
在这样一个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广大教师也积极向上,力争有为。学科教师积极参与课改,撰写的学习反思、课例分析和论文达800多篇,教师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30多篇,获区以上奖励的有150多篇,有20多人次在市、区教研会上作专题发言,25人次获市级奖励,50人次获区级奖励,18人被中国名校共同体聘为课改指导专家,1人被选拔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培养对象,2人被选拔为广州市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4人被评为广州市骨干教师,9人被选拔为区级名教师培养对象,17人被选拔为区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第二条真经:让管理模式更有价值。
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也是一种经验;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更是一门艺术。在不断的实践中,我在八十中逐步进行了管理模式的改革:2007年,把“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模式调整为“条块结合、以条为主”,虽然只是一个字的改动,但却意味着管理中心和管理重心的变化,这一举措理顺了各种关系,明确了管理思路;2010年,在进一步规范行政管理的同时,我们决心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的力度,从而增强教学服务意识,为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设立两个研究中心(德育研究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和两个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
改革后的管理模式,解放了学校领导决策层,使得决策层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决策、指导、评价上;培养了中层干部的研究协调能力,指导教师专业发展的实干精神。新的模式建立起来之后,我们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上,从思想道德、专业文化、智能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岗位实践中锻炼他们的能力,提升他们的执行力。
显然,这种改革是对学校办学经验的继承、丰富、发展与提炼,因为这种管理模式的保障,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得以顺利推进。一开始,我们的中层干部就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即使是在某些细节问题的处理上存在不理解和不接受的心态,也没有出现抵触情绪和懈怠状态。李玉婷老师是在我任校长时被提拔为办公室行政干部的,因为工作岗位离我最近,所以她需要处理的事务,甚至受到的批评都是最多的一个,回顾与我共事的时日和点滴,她不仅没有抱怨,反倒用一句“感谢曾与你同行”宽慰了我的心:
2006年毕业来到八十中工作,工作的第二个年头,袁校调来学校,掐指算来,我工作将近9年的时间,有8年是在袁校的管理下度过的。而在工作的第三年,我被袁校提拔为中层干部,担任办公室主任助理和副主任的职务长达四年之久,处在最接近校长的学校办公室主任这一岗位,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和行政人员,我从袁校身上学习到的东西,真是太多太多了!
记得刚担任办公室主任助理的第一个月,学校召开关于幼儿园相关事务处理的重要会议,我的任务是作会议纪要,可是我连会议纪要的格式、如何记录才能保证要点清晰还懵懵懂懂。会场上,老师们畅所欲言,我却坐立不安,汗流浃背,会议纪要做得一塌糊涂。会后,袁校让我到办公室,他并没有让我给他看会议纪要让我出丑,也没有半句批评指责,而是很详细地告诉我幼儿园这些事务的来龙去脉,帮我总结各个老师发言的要点,袁校的态度让我整个人放松了下来。回到办公室后,我赶紧上网查阅如何作会议纪要,并提醒自己以后不懂的工作一定要提前学习做好准备。
在准备迎接广东省教学水平评估期间,学校行政团队对评估工作尤其是接待工作无从下手。袁校主动申请到其他参评学校担任评委,并在繁忙的评估工作中处处留心学习,拿到很多宝贵的一手资料,还做了厚厚的笔记,回到学校马上组织我们全体行政人员学习,并在各项接待工作中给予了我们细心的指导,这种认真细致地对待工作的态度给我们行政人员上了很好的一课。评估接待期间,袁校更是在细节上对我们做出严格的要求。还记得在给专家赠送水杯这一事情上,面对同样款式的水杯,袁校让我们对号入座,把每个水杯贴上名字,我们会务组在紧张忙乱之中漏了给一个水杯贴上名字,袁校看到后马上变了脸色,厉声让我们马上补回,大家看到袁校对一个细节都如此关注和严格要求,在此后的工作中更是如履薄冰,凡事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反复考量,相互提醒,力求做到完美,最后我们的接待工作受到了评估组的一致好评。尽管大家在评估结束后都感觉虚脱了,但是回想起评估的前前后后,都觉得从中成长了!
提到袁校做事细致这一特点,他的一个习惯让我终身受益。他的电脑资料繁多,但他会把所有资料分类,每个文件或文档他会标注上具体的时间。这一个习惯经他与我们分享后,我把自己的电脑资料也进行了整理分类,在之后的文档保存整理时我也会标上时间。事实证明,这一习惯让我的电脑资料变得井然有序。好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确实如此!袁校做事细致严谨,源于他的很多好习惯。
回想起自己几年的行政经历,虽然承受不少压力,有过抱怨,发过牢骚,想过逃避,但是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领导!让我在刚刚工作、生命力最旺盛的最初几年得以快速成长!人们都说:“与什么样的人同行,决定你有什么样的人生!”确实,与袁校同行,我的人生收获了很多!亲爱的袁校,感谢你!感谢与你同行的时光!
吕晓花老师是我校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是我的湖南籍老乡,更是我的得力助手。在湖湘文化的熏染和洗礼下长大,她和我在“吃得苦、耐得烦和霸得蛮”这种湖湘精神和湖湘文化特征上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我信任她,她也回报我以优异的表现:
2009年高考结束后,学校再一次安排我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工作,并兼任备课组长。
在高三,备课组长的责任不亚于班主任,非常重大,可以说备考质量的高下,几乎决定于备课组长这个角色的规划、调控。
第二学期,市教研室来我们学校调研,听了两位语文老师的复习课,之后市教研员在全区高三语文教师讲座中严厉指出我们备课组在备考策略上的问题,我静静地听着,内心起伏不定,很想重述我们的生源情况。但我告诉自己,凡事应该冷静、批判性地吸纳他人的建议。当时,袁校也在会场,坐在教师之中,我远远地看着他正在记录的侧影,看不到他的神情,我的内疚感油然而生:我们给他丢脸了!
最后,教研员请袁校讲话,袁校站起来,一如既往地谦和,望着他的微笑,我微微低下了头。“感谢各位对我们的指导,相信我们高三语文这个优秀的团队,会认真思考大家的建议。我相信他们!”霎时,眼泪涌出了我的眼眶,旁边的同事也感动得紧紧抓住了我的手。有什么比在大庭广众之下,校长的鼓励和认可让我们更感动的呢?我觉得自己脆弱的自尊心找到了庇护的所在。
之后,在高三备课组长会议中,袁校再一次说:“我们的备考既要敞开胸怀接纳更多更好的建议,更要立足我们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每一次训练都有实效。语文学科就做得很好!”
得到袁校的肯定后,我们备课组再次细致研讨学情,商讨、调整备考计划,将一模后的复习具体安排到每一天。
高考成绩出来了,我们的语文成绩也取得历史性突破,以97。07分的成绩超过了六十五中,在全区排名第二,谭莹同学以语文单科128分列全区第二名。取得成绩后,我们备课组老师激动得相互拥抱。后来,我们备课组也获得了广州市高考突出贡献奖。
阳光明媚的收获季节,荷塘一片生机,田田的荷叶正舒展着无尽的碧绿,朵朵荷花迎风招摇。我们备课组的同事和学生站在师友楼前的曲廊上,留下这幸福美好的时光。袁校正好从荷塘边路过,远远地向我们招手微笑。
事过五年,现在回想起来,心底依然**漾着感动。也许,袁校当时何尝不紧张呢,只是他以自己的宽容大度还有无比的信任,将脆弱的我们托举,让我们以责任和严谨为鞭,前行在教育之路上。(吕晓花《当教师的尊严被护佑》)
第三条真经:让规章制度更有效能。
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早在中国古代文献《易·节》中,就有关于制度的记载:“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可见,制度是办学的基础,是管理的保障,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发挥以制度活化学校发展的价值,也是我管理学校的着力点之一。多年来,在我校办学思想的统领下,我们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以扬弃老制度为前提,结合学校发展的需要,通过教代会讨论、审议、表决,最终形成了28项制度方案,这些制度方案涉及人事、德育、教学、财务等方面,促进了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使学校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在分配制度方面,我们实行的是以劳论酬、多劳多酬、优质多得的分配方式。
在用人机制方面,我们实行全员聘任制度,对干部的任用坚持竞聘的方式,加强对干部的考核、培养工作。
在校务公开制度方面,我们实行“党政齐抓共管、工会积极配合、教职工全员参与”的策略,及时公示公布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学校收费、职称评定、各项奖励、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大宗物品的采购等方面的情况,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