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任务7 2 物流信息技术认知(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EDI是英文Eleiterge的缩写,中文可译为“电子数据交换”。EDI商务是指将商业或行政事务按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文档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电子传输方法。简单地说,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协议,将商业文件标准化和格式化,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构成EDI系统的三个要素是EDI软硬件、通信网络以及数据标准化。

(2)EDI的特点

1)EDI是用电子方法传递信息和处理数据的。

EDI一方面用电子传输的方式取代了以往纸单证的邮寄和递送,从而提高了传输效率;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处理数据取代人工处理数据,从而减少了差错和延误。

2)EDI是采用统一标准编制数据信息的。

这是EDI与电传、传真等其他传递方式的重要区别,电传、传真等并没有统一格式标准,而EDI必须有统一的标准方能运作。

3)EDI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连接。

一般的电子通信手段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传输的内容即使不完整、格式即使不规范,也能被人所理解。这些通信手段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工具,不能处理和返回信息。EDI实现的是计算机应用程序与计算机应用程序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换。由于计算机只能按照给定的程序识别和接受信息,所以电子单证必须符合标准格式并且内容完整准确。在电子单证符合标准且内容完整的情况下,EDI系统不但能识别、接受、存储信息,还能对单证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自动制作新的电子单据并传输到有关部门。在有关部门就自己发出的电子单证进行查询时,计算机还可以反馈有关信息的处理结果和进展状况。在收到一些重要电子邮件时,计算机还可以按程序自动产生电子收据并传回对方。

4)EDI系统采用加密防伪手段。

EDI系统有相应的保密措施,EDI传输信息的保密通常是采用密码系统,各用户掌握自己的密码,可打开自己的“邮箱”取出信息,外人却不能打开这个“邮箱”,有关部门和企业发给自己的电子信息均自动进入自己的“邮箱”。一些重要信息在传递时还要加密,即把信息转换成他人无法识别的代码,接收方计算机按特定程序译码后还原成可识别信息。为防止有些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被篡改,或防止有人传递假信息,还可以使用证实手段,即将普通信息与转变成代码的信息同时传递给接收方,接收方把代码翻译成普通信息进行比较,如二者完全一致,可知信息未被篡改,也不是伪造的信息。

(3)EDI的通信流程

EDI的通信流程主要是通过以下操作来进行。

1)EDI文件的生成

通过应用系统将用户的应用文件如单证、票据或数据库中的数据等,转化为一种标准的中间文件,就是所谓的EDI电子单证,或称为电子票据。它可直接阅读、显示和打印输出,是EDI用户之间进行贸易和业务往来的依据。EDI标准格式文件是一种只有计算机才能阅读的文件,按照前面所提到的EDI标准的要求,将平面单证文件中的目录项加上特定的标志信息,生成一种包括控制符、代码和单证信息在内的代码文件。

2)EDI文件的传送

已经转换为EDI标准格式的文件进入通信网络的途径是这样的:用户通过通信网络,接入EDI信箱系统,将EDI电子单证投递到对方的信箱中。EDI信箱系统则自动完成投递和转接,并按照其共同遵守的通信协议的要求,为电子单证加上信封、信头、信尾、投送地址、要求及其他辅助信息。

3)EDI文件的接收和处理

接收和处理EDI文件时,接收用户首先要接入EDI信箱系统,打开自己的信箱,将来函接收到自己一方,经格式校验、翻译、还原成应用文件,最后才能对应用文件进行编辑、处理和回复。EDI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靠调用其为用户提供的不同功能的应用软件包来完成上述各项功能和实现局部处理过程的。

(4)EDI的应用

一个传统企业简单的购货贸易过程:买方向卖方提出订单。卖方得到订单后,就进行它内部的纸张文字票据处理,准备发货。纸张票据中包括发货票等。买方在收到货和发货票之后,开出支票,寄给卖方。卖方持支票至银行兑现。银行再开出一个票据,确认这笔款项的汇兑。

而一个生产企业的EDI系统,就是要把上述买卖双方在贸易处理过程中的所有纸面单证由EDI通信网来传送,并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全部(或大部分)处理过程。具体为:企业收到一份EDI订单,则系统自动处理该订单,检查订单是否符合要求;然后通知企业内部管理系统安排生产;向零配件供销商订购零配件等;有关部门申请进出口许可证;通知银行并给订货方开出EDI发票;向保险公司申请保险单等。从而使整个商贸活动过程在最短时间内准确地完成。一个真正的EDI系统是将订单、发货、报关、商检和银行结算合成一体,从而大大加速了贸易的全过程。因此,EDI对企业文化、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影响是巨大的。

(5)EDI在物流业中的应用

1)EDI在生产企业的应用

相对于物流公司而言,生产企业与其交易伙伴间的商业行为大致可分为接单、出货、催款及收款作业,其间往来的单据包括采购进货单、出货单、催款对账单及付款凭证等。

①生产企业引入EDI是为数据传输时,可选择低成本的方式引入采购进货单,接收客户传来的EDI订购单报文,将其转换成企业内部的订单形式。

②如果生产企业应用EDI的目的是为改善作业,可以同客户合作,依次引入采购进货单、出货单及催款对账单,并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集成,逐渐改善接单、出货、对账及收款作业。

2)EDI在批发商中的应用

批发商因其交易特性,其相关业务包括向客户提供产品以及向厂商采购商品。

①批发商如果是为了数据传输而引入EDI,可选择低成本方式。

②批发商若为改善作业流程而引入EDI,可逐步引入各项单证,并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改善接单、出货、催款的作业流程,或改善订购、验收、对账、付款的作业流程。

3)EDI在系统运输业务中的应用

运输企业以其强大的运输工具和遍布各地的营业点在流通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①运输企业若为数据传输而引入EDI,可选择低成本方式。先引入托运单,接收托运人传来的EDI托运单报文,将其转换成企业内部的托运单格式。

②运输企业若引入EDI是为改善作业流程,可逐步引入各项单证,且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进一步改善托运、收货、送货、回报、对账、收款等作业流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