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8 1 物流组织结构认知(第2页)
总之,企业物流管理组织设计一定要从企业实际出发,综合考虑企业的规模、产权制度、生产经营特点、实际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以建立最适宜的组织。物流管理组织,要适应企业经营方式变革和企业内部管理向集约化转换的需要。
2。物流组织结构的几种典型形态
(1)传统企业组织结构
传统企业组织结构的特征是物流活动分散,对于物流活动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专门的物流部门,物流只是被看作各部门的必要活动,分散在各个相关的专业活动中,由上级主管部门出调,配合各部门目标的实现。采购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部门和财务部门是各类企业最基本、最传统的部门,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在物流的战略地位未被确立之前,物流活动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人们对物流的认识不全面,也不成系统,各种物流活动曾一度分散在这几个部门,分别受部门经理的管理并由各层经理协调。但在实际中,各部门有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很难使物流系统的运行协调一致,整个物流活动缺乏连接,容易出现断流现象。传统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如图8-1所示。
图8-1传统企业组织结构
(2)顾问式组织结构
顾问式组织结构是一种过渡型、物流整体功能最弱的物流组织结构。在顾问式组织结构下,物流部门在企业中只是作为一种顾问的角色,它只负责整体物流的计划、预测、顾客服务、技术、成本分析五个方面,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决策提供参谋和建议。顾问式组织的好处在于能够在较短的时期内,使企业经营顺利地采用新的物流管理手段。顾问式组织结构带来的问题是物流活动仍分散在各个部门,仍会造成物流效率低下、资源浪费、职责不分的弊病。顾问式组织结构如图8-2所示。
图8-2顾问式物流组织结构
(3)直线制组织结构
这是一种按基本职能组织物流管理部门的组织形式。当物流活动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较为重要时,企业一般会采取这种模式。如图8-3所示。在这种结构中,物流管理的各个要素不再作为其他的职能部门如财务、市场、制造部门的从属职能而存在,而处于并列的地位。物流经理对所有的物流活动负责,企业物流总成本的控制负责。在解决企业的经济冲突时,物流经理可以和其他各部门经理平等磋商,共同为企业的总体目标服务。
直线制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结构比较简单,责任分明,命令统一。缺点是:它要求行政负责人通晓多种知识和技能,亲自处理各种业务。这在业务比较复杂、企业规模比较大的情况下,把所有物流管理职能都集中到物流经理一人身上,显然是难以胜任的。因此,直线制只适用于规模较小,生产技术比较简单的企业,对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比较复杂的企业并不适宜。
图8-3直线制组织结构
(4)直线顾问式组织结构
单纯的直线式或顾问式物流组织结构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逻辑上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两种组织结构形式合二为一,变成直线顾问式物流组织结构。直线顾问式如图8-4所示。
图8-4直线顾问式物流组织结构
在直线顾问式结构中,物流部对业务部门和顾问部门均实行垂直式领导,具有指挥和命令权利。处于图中第一层的子部门是顾问部门,其职责是对现存的物流系统进行分析、规划和设计并向上级提出改进建议,它们对图中下层的业务部门没有管理和指挥权,只起到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图中第二层的子部门是业务部门,负责物流业务的日常运作并受物流总部的领导。
这种组织结构方式消除了物流在企业中的从属地位,恢复了物流部门功能上的独立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物流部可以与企业其他部门隔绝而独自运作。物流部门中诸如规划、协调等顾问性功能仍有必要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使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得到改进,而非仅仅是企业的物流功能得到改进。
(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MultidivisionalStructure的中文译义为事业部制,简称M型结构,最早是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于1924年提出的,故有“斯隆模型”之称,也叫“联邦分权化”,是一种高度(层)集权下的分权管理体制。它是现代大型企业常见的一种组织结构模式。事业部制的物流组织结构,是按产品或服务类别划分成一个个类似分公司的事业单位,实行独立核算。事业部实际是实行一种分权式的管理制度,即分级核算盈亏,分级管理。事业部相当于一个物流子公司,负责不同类型的物流业务。其组织结构,如图8-5所示。
图8-5事业部制物流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作为统一决策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典范,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一是事业部制的分权式结构,适应了规模较大、组织分散、物流服务多样化的大型物流企业管理上的需要。二是事业部制能够保证公司总部从日常操作性业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决策,同时使各事业部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事业部制有利于公司总部实施目标管理和各事业部的自我控制与约束。在事业部制下,“统一政策”要求各事业部的活动必须服从公司总部的整体战略,在总部的统一方针指导下展开,不得脱离轨道。公司总部一般从资金、利润、人事等方面实行集权管理,以确保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分散经营”不仅使各事业部拥有很大的自主权,而且责任明确,这样,各事业部都能根据公司总部的要求,独立自主地规划其发展,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出色地进行工作。四是事业部制下实行的独立核算制度便于各事业部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促进。
事业部制形式的主要缺点是:对事业部经理的素质要求高,公司需要有许多对特定物流经营活动比较熟悉的全能型管理人才来运作和领导事业部内的物流经营活动;各事业部都设立有类似的日常经营管理机构,容易造成职能重复,管理费用上升;各事业部拥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易产生对公司资源和共享市场的不良竞争,由此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内耗,使总公司协调的任务加重;总公司和事业部之间的集分权关系处理起来难度较大也比较微妙,容易出现要么分权过度,削弱公司的整体领导力,要么分权不足,影响事业部门的经营自主性。
(6)矩阵制组织结构
矩阵制组织形式是在直线职能制垂直指挥链系统的基础上,再增设一种横向指挥链系统,形成具有双重职权关系的组织矩阵,所以称之为矩阵制组织。它是由美国学者丹尼尔·W。蒂海斯和罗伯特·L。泰勒于1972年提出,它的设计原理是将物流作为思考问题的一种角度和方法,而不把它作为企业内的另外一个功能。其大体内容是:履行物流业务所需的各种物流活动仍由原部门(垂直方向)管理,但水平方向上又加入类似于项目管理的部门(一般也称为物流部门),负责管理一个完整的物流业务(作为一个物流“项目”),从而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矩阵式物流组织结构。矩阵制物流组织结构如图8-6所示。
图8-6矩阵制物流组织结构
矩阵式物流组织结构有三个优点:第一,物流部门作为一个责任中心,允许其基于目标进行管理,可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第二,这种形式比较灵活,适合于任何企业的各种需求。第三,它可以允许物流经理对物流进行一体化的规划和设计,提高物流的整合效应。矩阵式组织结构的缺点是:由于采取双轨制管理,职权关系受“纵横”两个方向上的控制,可能会导致某些冲突和不协调,出了问题,往往难以分清责任。成员的工作位置不固定,容易产生临时观念,也不易树立责任心。
【任务实施】
步骤一了解每一种物流组织结构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