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生命和双腿哪个更重要(第3页)
三、“活着真好”
张丽莉的人生在车祸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得知自己双腿高位截肢后,她开始坚强地计划起未来的人生,当然,还有一个前提,让身边的每个人都坚强起来。
“爸爸,只要我能活着,能够重新回讲台讲课,我就不遗憾。”在丽莉心中教师是最神圣的职业,学校里还有她最牵挂的宝贝们在等着她。
“我会更加精彩地活,为了这个世上所有爱我的人。”就在得知自己永远失去双腿后,张丽莉顶着巨大的伤痛和内心的折磨,为她心爱的学生们写了一封信,一封饱含深情的信,将最美好的祝愿和最强有力的鼓励一起送给了这些即将迎来人生中“第一次”大考的爱徒们。
“醒来的每一天,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你们!”信中张丽莉老师将这段时间心中对学生的惦念毫无保留地写了出来。600多字,句句真情。每一个字都是流露的真情与身体的痛苦的交融,额头的汗不断地渗出,但是她坚持把信写完。
“真担心因为我,影响你们的成绩。”丽莉不想因为自己的事情影响到学生们的前程,“我一定要让孩子们放心。”
丽莉拉着父亲的手,“爸爸,我的学生现在进步可大了,同事和护士说,我们班两名平时学习不好的学生现在进步特别大。他们都说,因为我,他们会更加努力学习,我的学生多懂事。其实,我真是担心因为我影响他们的成绩,中考对他们有多重要呀……”说起学生,丽莉就有说不完的话。
“丽莉,你那么爱孩子,爱学生,加油好起来,重回校园,你属于那里。”父亲懂得女儿的心思,也知道她早已对未来作出了承诺。她想用小小的光,去引领学生前行,用微微的力量,让人们变得坚强。虽然她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她给学生们的动力是源源不断的。
看到丈夫站在床边,丽莉总是不忘关切地问问,“爸妈的身体还好吧?千万别让他们上火。”李梓烨知道在丽莉心里公公、婆婆都很重要。“爸爸、妈妈辛苦了,我想你们。”“爸爸,你要按时吃饭,按时吃药……”每次李梓烨看望妻子回去,他总会带着好多妻子对父母的问候。
残酷的现实面前,丽莉的心里装满了他人。但是对待让她遭受巨大伤害的客车驾驶员,丽莉又是怎样想的?很多人都好奇张丽莉会对肇事者说点什么。
“肇事人已受到良心的谴责,别再说了。”丽莉闭上双眼,似乎不愿回忆那些画面。她的话让更多人感受到了这位80后女教师的大爱与宽容。没有抱怨,没有愤怒,更没有痛恨,也许在她的内心深处相信所有人都是最真的善,而错误只是出于一时的“失误”。
“师者,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德高为师。这个德中就有对学生的大爱。”丽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教师的身份,一直记得自己是学生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榜样。”这似乎也是丽莉一直能够博爱、宽容、仁慈、坚强的原因之一,她希望用她的精神哺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都能拥有“大爱”,做一个德行高尚的人。
李梓烨每天下午都会关注妻子的病情通报会,如果有事没去,他就会跟医生或者记者沟通,了解最新的情况,希望尽可能地了解有关丽莉的一切状况,他那眼神中充满了对妻子的爱。
其实,随着丽莉病情的稳定,李梓烨也开始更多地关注起妻子的未来。他希望妻子尽快好起来的心愿越来越强烈,从他不断与医生进行沟通就能看出端倪。
“丽莉还需要多少次手术?”李梓烨看着医生,恳切地问。
“从目前的情况看,肯定还需要继续实行手术,具体多少次,还要看具体情况,现在没法确切地回答你。”医生的话让李梓烨知道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即使手术结束后,还要面临康复、复健等一系列的事情,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医生客观地分析了未来的情况。
“也许过程会很长,也许困难会很多,但是只要我们把心态摆好,一切困难都不是事儿。”李梓烨心中已经为他俩的未来做了“规划”:安静、平和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妻子的身体尽快地好起来,心情每天都快快乐乐。
“看着丽莉的病情好起来,我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家庭的其他成员跟李梓烨的心情一样,丽莉的父亲张爱东做好了迎接未来全新挑战的准备。“未来我会承担起更多的父亲责任,与女儿一起面对。”
家人的力量来源于病榻上的丽莉对未来生活的不懈追求。
一边吃饭,丽莉还不间断医生教她的上肢训练。每一次抬手,她的眉头都会微微皱起,但是为了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她从未停止过练习。
对于未来,丽莉有着众多的设想,其中之一就是加入梦寐以求的中国共产党,完成自己从16岁时开始的入党的梦想。
丽莉用自己的行为感动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她舍己为人的行为诠释了师者的大爱与高尚的道德,这一切都打动了党组织,于是党组织的大门正式向丽莉敞开。
“经历过这次大的劫难之后,党像亲人一样、像家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怀我、照顾我、支持我,使我渡过了这样一个难关,然后让我有了另外一条人生之路,重新获得了生命,所以真的入党的时候,我的内心就像孩子重新回到了母亲的怀抱一样,觉得非常的温暖,很开心,很激动。”
7月1日,张丽莉在重症监护室会议室里,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看着庄严的党旗,她高举右手说出“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完成了人生政治生涯上的一次转变。
“有一种歌唱轻轻的,却能使人打开心房,有一种爱啊淡淡的,却能给人无限希望。”
耳机中蔡琴低回委婉、淳厚沉稳的声音,不住地传进丽莉的耳中,这首《我心是海洋》无数次地被循环播放。丽莉很喜欢歌词中的意境:做一盏照亮迷失路人前进方向的烛光,虽然微弱却也光芒闪耀;让心灵像海洋一样宽广,让鱼儿随波逐浪,让船儿顺利返航。
既然生命还能延续,就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让爱不断地成长,不停地付出,不再隐藏起来,用温暖的心去融化冰雪,给学生和世人带来无限希望。
面对将来,丽莉做好了准备。正如她给学生的信中所说的,“对于当时那一瞬间的选择我从未后悔过,对于今后的生活也早已欣然接受。实际上,我真心地感谢上苍,让我在迎接清晨第一道曙光时,真切地感慨——活着真好!今后,我会更加精彩地活,为了这个世上所有爱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