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0世纪20年代初期基督教界对民族主义思潮的回应04(第4页)
[99]陈春生:《民国教会大事记(民国三年七月至四年七月)》,《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15),(上海)广学会、中华续行委办会、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15年版;(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3年再版,第9页。
[100]《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18),(上海)广学会、中华续行委办会、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18年版;(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3年再版,第353—356页。
[101]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第1—9页。
[102]《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27),(上海)广学会、中华续行委办会、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27年版;(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3年再版,第31页。
[103]以上所引,均见《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27),(上海)广学会、中华续行委办会、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27年版;(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3年再版,第29页。
[104]亦镜:《今日教会思潮之趋势》,《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27),(上海)广学会、中华续行委办会、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27年版;(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3年再版,第19—23页。
[105]罗运炎:《传教条约与教会之关系》,《中华基督教会年鉴》(1927),(上海)广学会、中华续行委办会、全国基督教协进会1927年版;(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1983年再版,第32页。
[106]关于民国时期(1912—1949)基督教徒救国思想及实践,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邢福增教授有过专门的研究,其中对徐谦、冯玉祥和张之江等人有深入的探讨,本书不再赘述,参见邢福增:《基督信仰与救国实践——20世纪前期的个案研究》,建道神学院1997年版。
[107]这是1927年徐谦在武昌反基督教大会上的演讲,见张钦士选辑:《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燕京华文学校1927年版,第402—403页。此处所言民国七年夏天组织基督教救国会可能记忆或记录有误,应当是民国六年,即1917年。
[108]张钦士选辑:《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燕京华文学校1927年版,第403—404页。有关徐谦和冯玉祥的相关研究,参见邢福增:《基督信仰与救国实践——20世纪前期的个案研究》,建道神学院1997年版。
[109]王葆真:《基督教救国主义之说明》,《兴华》第16卷第44册,1919年,第9—13页。
[110]《基督救国会对时局之主张》,1920年《道南》,第14期,第10—12页。
[111]《新闻》,《真理周刊》,第13期,1923年6月24日,第3版。
[112]吴雷川:《基督徒救国》,《真理周刊》,第4期,1923年4月22日。
[113]徐宝谦:《基督教与新思潮——九年二月廿二日清华学校演说词》,原载《生命》,第1卷第1期,1920年6月1日。钟离蒙、杨凤麟主编:《无神论和宗教问题的论战》,下册,《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一集第十一册,第353—354页。
[114]高一涵:《我对于宗教的态度》,钟离蒙、杨凤麟主编:《无神论和宗教问题的论战》,下册,《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一集第十一册,第415—416页。
[115]徐宝谦:《基督教与新思潮——九年二月廿二日清华学校演说词》,原载《生命》,第1卷第1期,1920年6月1日。钟离蒙、杨凤麟主编:《无神论和宗教问题的论战》,下册,《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一集第十一册,第354页。
[116]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第112、143页。
[117]章开沅:《基督教与五四运动》,《辛亥前后史事论丛续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3页。
[118]《编余赘录:非基督教同盟运动……》,《真光》,第21卷第8、9期,1922年5月,第4页。
[119]林荣洪:《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中国神学研究院1994年版,第72—75页。
[120]徐庆誉:《非宗教同盟与教会革命》(1922年5月),张钦士选辑:《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第213—239页。
[121]赵紫宸:《中国教会前途的一大问题》,原载《生命》,第2卷第8期,1922年。《赵紫宸文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15页。
[122]赵紫宸:《中国教会前途的一大问题》,原载《生命》,第2卷第8期,1922年。《赵紫宸文集》,第3卷,第118—119页。
[123]赵紫宸:《中国教会前途的一大问题》,原载《生命》,第2卷第8期,1922年。《赵紫宸文集》,第3卷,第122—123页。
[124]赵紫宸:《中国教会前途的一大问题》,原载《生命》,第2卷第8期,1922年。《赵紫宸文集》,第3卷,第124—125页。
[125]吴雷川:《基督教在中国的前途》,《真理周刊》,第11期,1923年6月10日。
[126]巢坤霖:《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和基督教教会》,原载《生命》,第3卷第1期,1922年9月15日。钟离蒙、杨凤麟主编:《无神论和宗教问题的论战》,下册,《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一集第十一册,第422—424页。
[127]秋山:《反对基督教运动的怒潮》,原载《中国青年》,第60期,1925年1月30日。钟离蒙、杨凤麟主编:《无神论和宗教问题的论战》,上册,《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一集第十册,第51—52页。
[128]罗章龙:《追忆蔡孑民校长》,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编:《蔡元培纪念集》,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129]简又文:《非宗教运动与新教育》,李楚材编:《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49—550页。
[130]章开沅:《基督教与五四运动》,《辛亥前后史事论丛续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