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代佛教文化教育的确立 以武昌佛学院为例02(第4页)
[39]《太虚集》,第418页。
[40]印顺:《太虚法师年谱》,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第70页。
[41]印顺:《从复兴佛教谈研究佛学——三十五年十月在世苑图书馆讲》,印顺:《华雨集》第五册,台湾正闻出版社1993年版,第81—85页。
[42]《太虚集》,第421页。
[43]印顺:《太虚法师年谱》,第72页。
[44]印顺:《太虚法师年谱》,第63页。
[45]《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0年版,第352页。
[46]《湖北省长刘承恩致内务总长咨》,《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754页。
[47]《太虚集》,第421页。
[48]《太虚集》,第422页。
[49]《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第754—756页。
[50]《法尊法师佛学论文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90年版,第372—373页。
[51]太虚:《议佛教办学法》,《海潮音文库》第一编《佛学通论十一·教育学》,第17页。
[52]《杨仁山集》,第15、8、18页。
[53]《中国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第755—756页。
[54]《太虚集》,第421页。
[55]僧忏:《理想中的僧教育丛林》,《海潮音》第16卷第3号,1935年10月,第428页。
[56]苇舫:《武昌佛学女众院开学记》,《海潮音》第14卷第10号,1933年10月,第102—103页。
[57]《太虚集》,第422页。
[58]《太虚集》,第422页。
[59]杨仁山:《释氏学堂内班课程刍议》,《杨仁山全集》,周继旨点校,黄山书社2000年版,第333—334页。
[60]太虚:《太虚自传》,《太虚大师全书》,第29册,善导寺佛经流通处1998年版,第270—271页。
[61]太虚:《太虚自传》,《太虚大师全书》,第29册,第282页。
[62]记者:《佛学院女众院近况》,《海潮音》,第14卷第6号,1933年6月,《通讯》第5页。
[63]《武昌佛学院女众院招生》,《威音》第26期,1931年2月,《新闻》第7—8页。
[64]《武昌佛学院女众院添招插班生》,《威音》第50期,1933年9月,《新闻》第9—10页。
[65]太虚:《佛学女众院课程表》,《海潮音》,第13卷第10期,1932年10月,第513页。
[66]苇舫:《武昌佛学院女众院开学纪》,《海潮音》,第14卷第10期,1933年10月,第102—103页。
[67]参见何建明:《竺摩法师与澳门》,(澳门)《文化杂志》中文版,第69期,2008年冬季刊,第29—1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