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近代中国宗教与马克思主义02(第4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56]吴耀宗:《基督教与共产主义》,林荣洪编:《近代华人神学文献》,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86年版,第597页。

[57]吴耀宗:《基督教与共产主义》,林荣洪编:《近代华人神学文献》,第600、602页。

[58]吴耀宗:《基督教与共产主义》,林荣洪编:《近代华人神学文献》,第604页。

[59]有关吴耀宗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可参考其子吴宗素的回忆文章《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我所知道的父亲吴耀宗》,blog。sina。。sblog_644b2el。当然,此文仅供参考,并不完全反映吴耀宗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历史关系。

[60]吴耀宗:《基督教与共产主义》,林荣洪编:《近代华人神学文献》,第231页。

[61]吴耀宗:《基督教与共产主义》,林荣洪编:《近代华人神学文献》,第232页。

[62]吴耀宗:《基督教与共产主义》,林荣洪编:《近代华人神学文献》,第258页。

[63]唐德刚译:《胡适口述自传》,华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214页。

[64]吴雷川:《墨翟与耶稣》,上海青年协会书局1940年版,第15页。

[65]吴雷川:《墨翟与耶稣》,第15—16页。

[66]吴雷川:《墨翟与耶稣》,第161页。

[67]吴雷川:《墨翟与耶稣》,第162页。

[68]吴雷川:《墨翟与耶稣》,第161—162页。

[69]吴雷川:《墨翟与耶稣》,第166—173页。

[70]吴雷川:《耶稣的社会理想》,青年协会书局1934年版,第24页。

[71]刘廷芳:《〈墨翟与耶稣〉序》,吴雷川:《墨翟与耶稣》,第1—7页。

[72]赵紫宸:《耶稣为基督——评吴雷川先生之基督教与中国文化》,邵玉铭编:《二十世纪中国基督教问题》,台湾正中书局1980年,第672页。

[74]邢福增:《寻索基督教的独特性——赵紫宸神学论集》,香港建道神学院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2003年版,第96页。关于赵紫宸的研究,还可参见古爱华(WinfriedGluer):《赵紫宸的神学思想》,(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林荣洪:《曲高和寡——赵紫宸的生平及神学》,(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1994年版。王晓朝主编:《赵紫宸先生纪念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唐晓峰:《赵紫宸神学思想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赵士林、段琦主编:《基督教在中国处境化的智慧》,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75]赵紫宸:《基督教教会的意义》(1948年1月),《赵紫宸文集》第四卷,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3页。

[76]赵紫宸:《漫谈神学》,《真理与生命》,第14卷第3期,第10页。1949年10月。

[77]转引自PhilipWest,Yeniversityaerions,1916-1952,CambridgeMass:HarvardUyPress,1976,p。235。

[78]赵紫宸:《中国基督教教会改革的途径》(1950年3月),《赵紫宸文集》第四卷,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32—154页。

[79]赵紫宸:《本刊的话》,《真理与生命》,第15卷第1期(1950年3月),《赵紫宸文集》第四卷,第155—158页。

[80]赵紫宸:《用爱心建立团契》(1950年4月),《赵紫宸文集》第四卷,第159—176页。

[81]赵紫宸:《今后四十年中国基督教教义神学可能的发展》(1950年7月),《赵紫宸文集》第四卷,第178—188页。

[82]谢扶雅:《基督教与现代思想》,青年协会书局1941年版,第173—177页。

[83]谢扶雅:《基督教与现代思想》,第205页。

[84]谢扶雅:《基督教与现代思想》,第206—207页。

[85]谢扶雅:《基督教与现代思想》,第207—208页。

[86]谢扶雅:《基督教与现代思想》,第208—209页。

[87]谢扶雅:《基督教与现代思想》,第209—210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