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重属性(第2页)
[3]《文明介绍》,载《中国白话报》,第7期,1904-03-17。
[4]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115~116页。
[5]《中国教育会之回忆》,见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84页,上海,中华书局,1939。
[6]吴稚晖:《回忆蒋竹庄先生之回忆》,载《东方杂志》,第33卷,第1号,1936-01-01。
[7]蒋维乔:《鹪居日记》,甲辰二月十八日。
[8]《争存会变更议案》,载《警钟日报》,1904-04-07。
[9]《中国教育会章程》,载《选报》,第21期,1902-07-05。
[10]《爱国学社之建设》,载《选报》,第35期,1902-11-20。
[11]《教育会之公函》,载《新民丛报》,第27号,1903-03-12。
[12]《爱国学社之建设》,载《选报》,第35期,1902-11-20。
[13]蔡元培:《爱国学社开校祝辞》,载《选报》,第35期,1902-11-20。
[14]蔡元培:《浔溪公学第二次冲突之原因》,载《选报》,第35期,1902-11-20。以上两文为各种文集、年谱、传记失载。
[15]仁和马世杰轶群:《与陈君逸庵论杭州宜兴教育会书》,载《新世界学报》,第12期,1903-03-13。
[16]《中国教育会之回忆》,见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资料续集》,98页,上海,中华书局,1939。
[17]蒋维乔:《鹪居日记》,甲辰二月十八日。
[18]蒋维乔:《鹪居日记》,壬寅四月廿三日、正月三十日、十二月三十日,癸卯十二月十四日。
[19]蒋维乔:《论南京陆师学堂退学事》,载《苏报》,1903-04-13。
[20]1898年8月1日《叶瀚来书》,见《汪康年师友书札》(三),2600页。
[21]田野桔次:《最近支那革命运动》,第1章。
[22]1900年6月18日《周善培来书》,见《汪康年师友书札》(二),1196页。
[23]天仇:《庞青城事略》,载《民权报》,1912-05-08。
[24]吴稚晖:《上海〈苏报〉案纪事》,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一),405页。
[25]蒋维乔:《中国教育会之回忆》,见《上海研究资料续集》,96~97页。
[26]蒋维乔:《鹪居日记》,甲辰二月十八日。
[27]乌目山僧:《赠任公》,载《新民丛报》,第16号,1902-09-16。
[28]梁启超:《忠告香港〈中国日报〉及其日本访事员》,载《新民丛报》,第53号,1904-09-24。
[29]《封禁学会之风潮》,载《复报》,第2期,1906-06-16。
[30]《太镇学会之现状》,载《复报》,第3期,1906-07-16。
[31]《封禁学会之风潮》,载《复报》,第2期,1906-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