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第2页)
[16]《平津学生昨大游行》,载《大公报》(天津版),1947-5-21。
[17]《行辕一纸命令禁止学生游行》,载《大公报》(天津版),1947-5-20。
[18]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611~612页。
[19]王水:《北方学潮的源源本本》,载《观察》,1947,2(17)。
[20]《北平行辕对学潮表示》,载《大公报》(天津版),1947-5-28。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20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
[22]《世界日报》(北平版),1948-3-29。
[23]《郑天挺致胡适信》,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377~379页。
[24]《世界日报》(北平版),1948-4-16(3)。
[25]万永光:《我所知道的何思源》,见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选编》第18辑,47页。
[26]《何思源致朱家骅、胡适电》,见《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第384页。
[27]《傅作义为“七五”事件自请处分致蒋介石行政院电》,1948-8-30,见北京市档案馆编:《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学生运动》,479~480页。
[28]青年军208师属于中央军,只有陈继承能够调动,傅作义无权调动。参见王克俊:《北平和平解放回忆录》,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傅作义将军》,276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3。
[29]《世界日报》,1948-8-28(2);《世界日报》,1948-8-29(3)。
[30]《大公报》(上海版),1948-7-10(2)。
[31]《世界日报》(北平版),1948-7-7(2)。
[32]王水:《北方学潮的源源本本》,载《观察》,1947,2(17)。
[33]左双文整理:《1946—1948年何思源与朱家骅往来函电选编》,载《北京档案史料》,2005(3),155页。
[34]焦实斋:《北平和平解放前后我经历的几件事》,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傅作义将军》,266~267页。
[35]李世杰:《北平和平解放中我的经历与见闻》,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平津战役亲历记》编审组编:《平津战役亲历记》,267~268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89。
[36]《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1辑,299~230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
[37]《美国时代周刊记者葛鲁恩八月八日复高德裴尔及鲁斯两氏电》,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史料整理处选编:《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4辑,第3册。
[38]张仲田:《何思源学长的光荣抉择》,载《欧美同学会会刊》,1999年春版(总第24期)。
[39]王克俊:《北平和平解放回忆录》,见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傅作义将军》,276~27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