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网络社交小人物也能办成大事(第1页)
第三节网络社交——小人物也能办成大事
原文
《社交网络》
美国第一大社交网站Facebook,尽管在中国大陆被禁用,但这并不影响它的知名度。它横跨七大洲,世界上的各大学校都有它一大批的忠实用户。电影《社交网络》正是根据纪实小说改编而来。2003年秋,哈佛大学,恃才放旷的天才学生马克·扎克伯格被女友甩掉,愤怒之际,马克利用黑客手段入侵了学校的系统,盗取了校内所有漂亮女生的资料,并制作名为“Facemash”的网站供同学们对辣妹评分。他的举动引起了轰动,一度导致哈佛服务器几近崩溃,马克因此遭到校方的惩罚。正所谓因祸得福,马克的举动引起了温克莱沃斯兄弟的注意,他们邀请马克加入团队,共同建立一个社交网站。与此同时,马克也建立了日后名声大噪的“Facebook”。
经过一番努力,Facebook的名气越来越大,马克的财富与日俱增。然而各种麻烦与是非接踵而来,昔日的好友也反目成仇……
含英咀华
网络社交最大的特点就是“虚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像现实交往中那样面对面,网络社交初期也就有了一个现象叫做“见光死”。因为“口说无凭”的特点,人们在网络社交中往往将自己高大完美化,渐渐地导致了网络道德感的弱化现象,也就呈现了无约束或低约束的状况。在日常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性中恶的一面就在这种状况下得到宣泄。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渐渐将虚拟世界中的糟粕也吸收了,对传统的道德观形成严重的冲击,而且网络社交中的言语是绝对自由化,无论是谁都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看法,甚至侮辱性质的。所以,人们也开始重视网络社交文明,甚至有个专门的网络监管部门:“网警”。所以规范网络社交礼仪是势在必行的:
不在网络社交平台中,发布不诚实,夸大其词的言语或者图片。
不在网络社交平台中,有意无意地中伤抹黑他人。
不在网络社交平台中,粗言秽语,展示不健康内容。
不在网络社交平台中,漫天广发强行推销产品。
利用网络社交平台,也要展现“风度、宽容、感恩”等一系列内在修养。
经典心语
如何做一个高尚的网络社交人
(1)具有高度的自律性,自觉遵守网络道德。
(2)在网络中宣传正能量的东西,传递真善美。
知识徜徉
网络社交的兴起
互联网导致一种全新的人类社会组织和生存模式悄然走进我们,构建了一个超越地球空间之上的、巨大的群体——网络群体,21世纪的人类社会正在逐渐浮现出崭新的形态与特质,网络全球化时代的个人正在聚合为新的社会群体。
在此新时代中,信息网络将会是未来社会的神经系统,而其对整个社会与个人生活的冲击,将远高于传统沟通设备所带来的影响。不管你认为I联结起来的是什么具体事物——电脑、资源,还是说I作为一种媒体,我们都不能忽视主体——人的存在。可以说,I联结起来的是电脑,其中流动的是信息,开发出来的是资源,但吸引的是电脑前面的人。在本质上它是一种“人”的网络。如果说I是一种媒体,那么,它的“人文”层面更是不可忽视——有离开人的媒体吗?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交往,则有可能既是直接地(通过网络技术直接地互动)、又是全面地包括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在交往。这意味着,网络时代的人类交往冲破了工业社会交往的限度,一方面是人们通过网络间的混合纤维、同轴线缆、蜂窝系统及通信卫星的信息传播而及时地进行交往,这种形式无须商品的中介而由网络媒介直接地连通起来;另一方面,这种交往形式又具有一种精神的内在化特质,过去那种“电脑—服务器”模式正在向“网络—用户”模式转切,网络交往实质上是一种联结不同网络终端的人脑思维的虚拟化、数字化的交流和互动。
可见,新生的网络社会具有不同以往任何社会形态的两面性,它是由人类、民族、国家、社会、个人这些众多的“网”环环相扣、错综复杂地交织而成的。
随着Friendster。、Ryze。、Tribe。、Linkedin。等网络社交网站的兴起,网络社交蓬勃发展,新的互联网热再次升温,有分析人士甚至说,网络社交将缔造人际交往的新模式。以Friendster。为代表的网络社交网站自2003年3月悄然问世后,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已风靡全美。当时,Friendster拒绝了Google的4000万美元收购计划,因为据估计Friendster的市值超过5000万美元。对于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网站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据美国互联网调研公司Score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使用社交网络的人数越来越多,从2007年的4。64亿增长到2008年6月的5。8亿,增长了25%,在美国有250家网络社交网站或公司。2008年一觉醒来,中国SNS网站(网络社交网站)似乎遍地开花。成立于2005年12月的校内网无疑是国内最早的追随者之一。海内网、开心网、天际网、51社区……中国瞬间冒出为数众多的SNS网站,网络社交声势极为浩大。700万人拥有Friendster网站的账号,另外,每周还有20万的新用户加入;搜索引擎Google公司旗下的Orkut网站的用户正以每周10%的速度增长着;MySpace网站的使用者达到了200万;多达1600万人在Tickle网站注册。网络真正形成一个社会,而不仅仅是一种新媒体、新商务和新的交流方式。最大的特征就是个人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具体地说,未来每个人,除了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在网络上都有一个自己的代表,在网络上能够体现你的个性、你的思想、你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可以随时与你沟通交流,每个人都成为互联网的一个“节点”。
网络社交平台的类型
(1)娱乐交友型。国外知名的如FaySpace,国内知名的有猫扑网、优酷网、青娱乐等。
(2)物质消费型。涉及各类产品消费、休闲消费、生活百事等活动,比如口碑网和大众点评网,均以餐饮、休闲娱乐、房地产交易、生活服务等为主要话题。
(3)文化消费型。涉及书籍、影视、音乐等,例如国内知名的豆瓣网,主要活动是书评、乐评等。
(4)综合型。话题、活动都比较杂,广泛涉猎个人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公共性较强。例如人民网的强国社区以国家话题的交流影响较大;天涯社区是以娱乐、交友和交流为主的综合性社交网站;知名的百度贴吧话题更无所不有。总的来说,所有社交网站都以休闲娱乐和言论交流为主要特征,最终产物都是帮助个人打造网络关系圈,这个关系圈越来越叠合于网民个人日常的人际关系圈。借助互联网这个社交大平台,网民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众”的氛围和集体的力量感。
原文
所谓的“网恋”
所谓网恋,就是一根电话线,两颗寂寞心,三更半夜里,四目不相见,十指来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