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第1页)
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就清晰地存在于教师的头脑中,教师从事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国家意志,是构成教育实践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前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的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它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培养人的统一的质量要求,但由于社会所需要的人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水平也各有特点,所以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特殊的具体的要求,即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我国所有幼儿园必须要遵循的。没有目标的教育是不存在的,没有任何幼儿园教育是没有目标的。
根据《规程》《纲要》《指南》的精神,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完成幼儿园教育任务、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导思想,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管理。
(二)制订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教育目的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我国的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提出来的。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要求,体现了各相关教育法规的基本精神,符合国家与社会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符合《规程》对我国幼儿园任务的规定与《纲要》总则对幼儿园教育的要求。
2。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人,所以教育目标是否合理除了符合国家、社会的要求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成年人画一个菱形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对于幼儿来说,却是很困难的。3岁的孩子即使照葫芦画瓢,要临摹一张菱形图样也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说,幼儿的发展有一定的年龄特征和规律,是一个按照一定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发展的过程。教育目标如果不符合幼儿发展的规律,不符合幼儿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教育目标就不可能变成现实。因此,教育目标的制订必须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年龄特征。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
图2-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大致结构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宏观层次的目标。要实现这一宏观目标,必须将它层层分解,逐步转化为低一层次的、可操作的具体目标,才能成为教师制订活动计划的有效依据,并通过各种活动,最终落实到幼儿的发展上。目标的层层分解就形成了幼儿园教育目标的金字塔结构。这一结构从上到下由如下几个层次构成(参见图2-1):
1。教育目的。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
2。幼儿园教育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
3。各个幼儿园的具体教育目标。幼儿园的具体教育目标是每个幼儿园根据国家对幼儿教育的要求,结合本园的具体情况制订的。它体现了国家对幼儿园教育的一般要求,又适合本园的实际,具有本园的特色。
(四)制订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