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一 职业生涯规划启蒙(第3页)
(1)职业生涯。包括有自豪感和成就感的职业;有趣、喜爱的工作环境,满意的工作环境;很强的责任心,良好的个人发展;良好的同事关系等。
(2)社会尊重和社会权利。包括自由,成为命运的主宰;与他人建立关系;自身价值得到承认、受尊重;慷慨,帮助他人,有良好的声誉等。
(3)感情生活和家庭生活。包括有好朋友;遇到生命中的伴侣;生活在稳定的亲情中;有可爱的孩子;协调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要求;家庭幸福等。
(4)物质成功。包括有足够的收入,花费不必苦心计算;成为一定物质财富的所有者,如汽车、住房,有满意的物质生活条件等。
(5)个人事务。包括继续受教育,不断学习;具有个人生活计划;保留思考时间;掌握生活常识和技能;旅游;继续锻炼;保证有空闲时间休息和娱乐;欣赏音乐、美术作品和文学作品;发展个人爱好等。
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对做好规划是有帮助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是独特性、终身性、发展性和综合性。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一)独特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与众不同的成长背景及机遇,因此必须从自己的特点、特长出发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因人而异。比如从哈佛大学退学的比尔·盖茨,投身于软件事业并成为世界首富,这是职业生涯规划成功的一个典型事例。人们将盖茨的成功作为理想与追求是可以的,但创业的过程和结果绝不可能和他完全相同,因为背景、文化、机遇已经不同,还存在着潜在的、看不见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可以学习他、超越他,但不能盲目地模仿他。
(二)终身性
不仅是大学生,每个人人生发展的全过程——从小孩到老人,都涉及职业生涯规划这一课题。只是有的人是自觉做的,有的人是在无意识间完成的。小时候孩子们玩过家家时,有人爱扮医生,有人爱扮妈妈,有人爱扮解放军……这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萌芽。五六十岁的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涯规划。有一位60岁的老人参加了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意识到虽然自己已经退休,但自己的生涯可能还有二十多年甚至更长一些,他感慨地说:“我如果学习三年,还可以工作十五六年……”像这样退休后发挥余热或办学或兼职或上老年大学学习新专业、新技能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人退休后学画画,竟然还办成了画展,成了画家。
(三)发展性
随着认知不断成熟、能力不断提高以及世界不断变化,生涯可以、也需要多次进行规划。例如,现今在中国IT界很红火的MySee的总裁高燃,2003年从清华大学新闻系毕业时,选择了记者职业,但9个月后他辞去工作,开始自己创业,并且是跨行业性的创业。
(四)综合性
如果把生命看作一个横截面,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段内同时有多重身份。如一位五十岁左右的某高校系主任,他在单位主持工作时是领导,在与同事共同研究问题时是伙伴,在学生面前是老师,在“充电”时他是学生,在孩子面前他是长者,在他父母面前是晚辈……所以,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要涉及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多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三、职业生涯规划的类型
职业生涯规划的类型,一般是按照规划的时间维度进行划分的,包括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四种。
短期规划:2年以内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目的是确定近期目标,制订近期应完成的任务计划。
中期规划:2~5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职业生涯规划。
长期规划:5~10年的职业生涯规划,目的主要是设定比较长远的目标。
人生规划:对整个职业生涯的规划,时间跨度可达40年左右,目的是确定整个人生的发展目标。
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把“我想做的事情”与“我能做的事情”有机结合起来,在客观分析自身和外界环境之后,制定出科学可行的、个性化的方案。严格实施这个方案,将会使自己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认清自己,就迈出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以此为起点,第二步就需要我们针对职业领域进行探索。最后一步则是将各方面的静态与动态信息进行整合,确定行动计划,付诸实践,解开就业的困惑,为个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有突破障碍、开发潜能和自我实现三个积极目的。一个人最大的幸福,是能以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择其所爱、爱其所择的结果,会使一个人以己为荣,并呈现出圆融、丰足、喜悦、智慧和充满创造力的气质。
(一)掌握自己的命运
一般说来,人的一生中有四大领域需要规划:工作、学习、休闲、家庭。各个环节相互关联,每个环节都需要花费心思、科学规划。当一个人拥有明确的规划时,面对重要选择才不会受他人左右。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哪个方向才离目标更近,心中有数,不会走弯路。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每个阶段的重心,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人。借助职业生涯规划,能把握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遇,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培养个人的素质和修养,设计一生职业发展的最优路径。
(二)有利于自我觉醒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意识问题,唤醒大学生主动的自我探索意识,让大学生掌握和搜索更多的信息。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将“上大学”视为人生阶段性的最大目标。进入大学之后,有些人就暂时失去了生活的目标,也失去了学习的动力。这是很可怕的。因为上大学是一个为今后从事某一职业的积累和准备阶段,这要求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将来成为一名职业人所需的能力和素质,有目的地去汲取知识、加大学习动力。
(三)有利于自我定位
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是认识自我。只有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才能有针对性地明确职业方向。认识自我是对自我深层次的解剖,了解自己能力的大小,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过去的经验、经历,选择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从而彻底解决“我想干什么”和“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了解行业的特性、所需的能力、就业渠道、工作内容、工作发展前景、行业的薪资待遇等外部环境,理性地确定自己所具备的资本。这是人生所有规划和行动得以成功的基本依据,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四)找到实现理想的通道
职业生涯规划让我们拥有明确的目标,会围绕目标去学习和提升,即使目标不够明确,也会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行,这就是实现理想的通道。实现目标的强烈意愿对于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意愿越大,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意愿能变成超强的行动力,行动力的根源来自于意愿,意愿强烈才可以实现目标。
只有在发现和确定了人生奋斗的大目标之后,围绕这个中心,我们平常的行为才会更有效率和价值,进而职业生涯规划成为实现理想的通道。职业生涯规划为我们的人生之旅设定了导航仪,指引我们走向成功。
(五)实现人与职业的和谐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实现人职和谐,以促进自身的持续、健康、协调和全面的发展进步为根本目标,在人职匹配的基础之上,将人的发展与职业的发展有机结合,使职业成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自我人生幸福的工具和内容,让个人的发展成为推动促进职业发展和进步的助力,达到自我与职业的双赢,实现人与职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