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能力(第1页)
一、职业能力
(一)能力的分类
能力往往是我们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指标。各行各业为了保证职业活动能够顺利完成,都要求从业者必须具备该项职业活动所需的能力。个人能力是否符合职业要求,直接影响职业生涯发展。人要顺利地、成功地完成任何一种活动,仅靠一种能力是不够的,必须要多种能力的组合。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能力进行了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又称为普通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活动所必需的共有职业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等。特殊能力又称为专门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殊的或较强的能力。
2。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
能力按照创造性大小,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模仿不但表现在观察别人的行为后做出的相同反应中,而且表现在某些延缓的行为反应中。模仿是动物和人类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
创造能力,是指人们在活动中能产生出具有社会价值的、独特的、新颖的思想和事物的能力。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往往能超越具体的知觉情境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在习以为常的事物和现象中发现新的联系和关系,提出新的思想,创造新的事物。作家在头脑中构思新的人物形象,创作新的作品,科学家提出新的理论模型,并用实验证实这些模型,都是创造力的具体表现。心理学家认为,创造能力的基本特征是独特性和有价值性。人们正是由于有了创造能力,才能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社会才可能得以发展。
3。显能与潜能
显能指一个人现在已经具有的现实能力;潜能则是指一个人经过进一步学习和训练,而达到更高水平的可能性能力。
(二)职业能力与职业的匹配
对职业的研究表明,职业可以根据活动的性质、内容和环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且对人的能力有不同要求。从事一项职业,必须具备该职业所需要的能力。
职业能力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构成。职业能力是一个人可否进入职业的先决条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总要有一定的能力作保证。没有职业能力,就无从进入职业工作,也就无从谈起职业生涯发展。职业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学习以及一定的实践活动才能完成。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具备先天素质、后天的教育训练、职业活动实践等条件。
专业能力指从业者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水平,强调应用性、针对性。方法能力指从业者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选择和运用水平,强调合理性、逻辑性、创新性。社会能力指从业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时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水平、程度,强调适应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的能力有差异,科学家根据能力与职业的匹配关系,把职业能力分为九类。
职业生涯感悟
九类职业能力
对照以下九种能力,试着按从强到弱把自己这九种能力排序。
1。一般学习能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注意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核心是逻辑思维能力。
2。语言能力。指对语词、句子、段落、篇章的理解和使用能力,以及清楚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观念和向别人传达信息的能力,包括书面、口头两种形式。
3。算术能力。指迅速而准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
4。空间判断能力。指理解几何图形,识别物体在空间运动中的联系,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