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面试技巧(第5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0。在工作中学习到了些什么?

这是针对转职者提出的问题,建议此时可以配合面试工作的特点作为主要依据来回答,如业务工作需要与人沟通,便可举出之前工作与人沟通的例子,经历了哪些困难,学习到哪些经验,把握这些要点做陈述,就可以轻易过关了。

四、面试结束时的礼仪

面试的时间,根据面试单位的不同、面试测评要点的多少,差别很大。有时候面试开始时,考官会告诉你面试有多少分钟,但大多数没有。不管实际情况怎样,作为客人的你,必须服从主人的安排,什么时候面试结束,考官会有所表示的,你只要别频频看表就可以了。当然也不要主动提出告辞。

有的考生这时突然想到几个问题。这种情况很多,面试收尾时,考生的思路会由于轻松而变得活跃,并且迫不及待地向考官们提出。这种主动性只能让考官们疲劳与心烦,而让整个面试变得不愉快,而且由于面试不仅仅是你和几位考官的事,你还可能让其他面试工作人员不快。你虽然补充了一些问题,但你失去了与考官的情感上的友好联系,

面试结束的时间把握的不准,将使面试越谈越糟、事与愿违。

(一)怎样判断面试结束

出于对应试者的尊重以及对自身及本单位形象的考虑,考官们往往使用间接的委婉的方式结束面试:他们可能不再提出新的问题并且不要求考生提问题;他们可能对本次面试做一个小结;也可能说一些虽然迂回的,但意图很明确的结束面试的话,如:

“不管结果如何,我们会尽快通知你,好吧?”

“对于这次面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你的表现非常精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会仔细考虑你的情况的,很高兴认识你。”

听到这些话,考生们就知道了面试已经结束了,应该大方、得体地告别了。

(二)礼貌告别

面试结束时,考生应保持微笑,自然站起,为占用考官的宝贵时间而向对方致谢,并与考官道别,例如:“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了我这次宝贵的面试机会,我为有幸参加贵单位的面试而感到自豪,衷心地感谢王局长、李处长……再见!”这时考生仍不要主动与考官们握手,除非考官主动伸手。然后考生整理好物品,从容地向场外走去,走到门前,转身正面朝向考官再次表示感谢和再见,在把刚才坐的椅子扶正到刚进门时的位置,之后开门,退出,并轻轻地关上门。

离去前,记得对引导你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及面试考场外(如休息室)的其他管理人员、接待人员表示感谢。他们为面试付出了劳动,为参加面试的所有应试者都提供了服务。你的感谢除了表示对他们工作的尊重外,也显示出了你的良好的个人素养。在面试工作人员心中留下好的印象,还是那句话,面试不仅仅是考场上的事情。另外,你若最终被录用,这些工作人员都将成为你的领导或者同事,你的礼貌就为你将来的工作提供了一个好的开端。

(三)为面试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个面试的结束,虽然不能完全掩盖你面试中存在的缺陷,但对你的面试的最终结果还是大有益处的。考生走出考场后,考官们可能要相互交流一下对你的印象,并做出初步总结,力求达成共识。这样你的得体告别,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一共识的形成。巧妙的收尾能巩固考生和考官们在短时间内通过沟通建立起的情感联系,并以画龙点睛之笔,让其在面试结束后的自然地延续。

案例精选

案例一:没参加面试就被录用的刘忠

刘忠性情沉稳,为人宽厚,遇事很有主见。深受师生欢迎。

转眼职高即将毕业,一天,校方通知某汽车厂准备在该校选拔几名优秀学生去厂工作。

在双方洽谈之前,厂方邀请有意去该厂的毕业生到厂参观,刘忠也去了。厂方非常热情,由厂长直接给同学介绍情况。来到了宽敞的生产车间,看到了现代化的汽车装配生产线,许多同学都指指点点,品头论足。而刘忠则默默地观察着、思考着。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兴奋地走出车间,在车间门口,刚有一些钢材运到,挡住了同学们的去路。未等厂长说话,许多同学已经从钢材上走了过去了,而且吵吵嚷嚷。而刘忠则带着一些同学绕路而行。接着,厂长叫同学们到会议室休息一下,当同学们到会议室时,会议室的地面上有几张废图纸,一些同学从上面踏了过去,但刘忠却将纸拾起来了,送到了废纸篓中。同学多,座位少,只好有几名同学站着了。此时,刘忠主动将位置让给了一名看上去很累的女同学。厂长宣布其用人计划,并具体介绍了工资及待遇问题。刘忠站立一旁,仔细听着。当参观完毕后,厂长询问了刘忠的姓名。

案例二:面试过程中的反客为主

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小高想到一家著名的大电子公司工作,收集了这个公司的许多信息,并苦苦地动了一番脑筋。他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主管人事的部长,部长对小高带来的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奖章等毫无兴趣,像对待其他求职者一样,想搪塞几句就把他打发走了事。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小高并不像其他求职者那样拘谨而小心翼翼回答“是”与“否”,而是在听到一个问题后,就马上将这个问题滔滔不绝地引申开了,并不时地向部长提出一些尖锐的问题,反而轮到部长来回答了。部长开始时感到这种反客为主的做法实在令人讨厌,但还是耐着性子听了下去,当小高提出一个事关公司发展的问题时,部长对小高产生了兴趣,觉得他是个人才,但公司规定聘用职员的起点学历是大专,一时难以拍板,就问小高敢不敢和公司总经理谈谈,小高不怯阵,见到总经理后申明录不录用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想为公司助一臂之力。总经理见到他后,小高更是反客为主,对公司的一些关键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总经理望着眼前这位不同寻常的求职者,觉得他日后一定会成为公司不可缺少的人才,于是当场拍板录用了他,并以较高的薪酬委以重任。

案例三:面对考官——本色求职包装让我成功

正值求职旺季,看到有的毕业生忙着写求职“万言书”、寄写真照、做VCD光盘、面试穿名牌甚至去美容整形等,我想起自己的一次求职经历。

那是六年前,我正在广东顺德一家企业搞销售工作。一天,我在报纸上看到广东华宝集团招聘营销人才的消息。华宝当时在广东甚至全国都很有名,是我早已心仪的一家大企业。为了不坐失良机,我到郑州后便抽空赶写求职信。可是,学历证书和其他能证明自己才能、资历的资料都没带在身边。我只好就地取材,把随身的身份证、名片和这次出差带的介绍信等全部复印,连同两页求职信传真给华宝。说实话,这跟我平常的求职包装比,材料“缩水”很多,我自己都不满意但又没办法。

因为担心证明材料太少而影响应聘,同时为加深对方对我的印象,第二天我又给华宝打了一个电话。除了尽力说明自己符合条件外,我对他们强调:面试时,我可以提供材料证明简历内容的真实。也许是这个电话起了作用,一星期后,华宝通知我面试。

当我最后被带去见销售老总时,我自感形象不佳,连忙说:“对不起!刚出差回来,为赶时间直接来了,也没来得及换换衣服……”谁知老总却说:“跑销售都这样东奔西跑。我也经常一下车就赶去见客户。”我的担心一扫而光。

后来,我想,也许我风尘仆仆的样子正符合销售老总心目中挤火车、挤汽车的推销人员形象。也许,他觉得我们营销员在外面跑本来就应该这个样子。事实上,我们平时送货、促销、收款、跑终端、下县乡市场,不可能经常西装领带、时时光鲜。

我被录用了,我自己不满意的求职包装反而赢得对方的好感。第一印象好,接下来就有戏了。面试中老总只字未提“证明材料”的事,我的学历证书也是正式报到时交人事部门登记核审的。

通过这次求职成功,我觉得求职包装不是“浓墨重彩”就好,本色包装最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