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求职材料的准备(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节求职材料的准备

广义的求职材料应包括就业推荐表、求职信、个人简历和其他相关材料组成的完整的材料。毕业生的求职材料应多侧面、多角度准确全面地反映自己的专业水平、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准备的书面求职材料,用人单位可从中了解到毕业生的身份、核心竞争力、综合素质等基本情况,以判断和评价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工作潜力,从而确定能否给毕业生提供面试的机会。

一、求职材料的准备应遵循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求职材料是对自己大学生活的全面总结和反映,在内容上必须真实,切忌为赢得用人单位的好感而弄虚作假。小张是农民的儿子,平时生活俭朴,作风踏实。而用人单位就想选择一位这样的毕业生。但是当用人单位看到小张求职材料中父母一栏中未填写时,问小张是不是父母去世了。但小张未写的原因是他认为填写父母是农民身份,害怕别人歧视他。本来,小张是农民的儿子是该单位招聘职员的优势,但他却理解为劣势,同时,小张也因为材料中的不真实而失去了该单位。

(二)规范性原则

这一原则的确立,是对毕业生所有文字材料的基本要求,求职择业材料,可以说是对自己大学生活的一个全面总结,在材料中既要全面反映自身的基本情况,例如: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政治面貌、学习成绩等,又要反映自身优势、特长、爱好;不仅要突出自己的优点、成绩,也要说明自身存在的缺点;不仅要说明自己对用人单位职位感兴趣的原因,还要表达自己努力工作的决心。求职材料不仅格式规范,而且填写术语要规范。例如在健康状况一栏,一般应填写“健康”,而不能填写优秀、良好、一般、健壮等。

(三)突出重点原则

求职材料必须讲求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才能让招聘单位能很快地、明确地看到你的基本情况。有些同学的求职材料做工精巧,设计美观,但就是没有突出重点,前面很多页全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如学校简介、院系简介、人生格言等。结果往往会影响你的求职成功率。

(四)设计美观原则

准备求职材料的目的之一是吸引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注意力或者让用人单位对求职者感兴趣。因此,求职择业材料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一般来讲,求职择业材料,无论是文字的,还是表格的,都应采用A4复印纸,打印或复印,复印件不要放大或缩小。并进行必要的版面设计。学习理工类专业的毕业生,求职材料的版面要讲究自然、朴实、理性、洁净的风格;学习文学、艺术、管理、软件设计等专业的毕业生,求职材料要富有创意。

二、求职信的准备

(一)求职信的含义

求职信又称“自荐信”或“自荐书”,是求职人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情况以求录用的专用性文书。它与普通的信函没有多少区别,但它与朋友的信函又有所不同,当然也不同于“公事公办”的公文函。求职信所给的对象很难明确,也许是人事部一般职员,也许是经理,如果你对老板比较了解的话可以直接给老板。当然,如果你根本就不认识招聘公司的任何人,求职信最好写上“人事部负责人收”较妥。

求职信起到毛遂自荐的作用,好的求职信可以拉近求职者与人事主管(负责人)之间的距离,获得面试机会增多。求职信是自我表白,其目的和作用要是让人事主管看,因人事主管有太多的求职信函要看,因此要简明扼要。在知名企业,特别是外企或500强企业的求职过程当中,一封出色的求职信是必不可少的。而撰写一封得体的求职信可能是你在准备应聘的过程中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在求职的过程中,只有能体现个人才智的求职信,才能帮助你顺利地得到面试机会,谋求一份理想的工作。你需要仔细考虑你所写的求职信的目的,及其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信件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既要反映出你的目的,也要符合特定的环境要求。

(二)求职信的内容

当你把一份求职信递交给用人单位时,即表明你已将有关你个人情况的信息传递给了对方,求职信写得是否完整、得体,事关就业的成败,因而不可小看。一般来说,写求职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介绍个人基本情况。个人情况应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学历、专业成绩、相关工作经历及社会工作情况以及详细的联系方法等。

2。介绍你能胜任某项工作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求职信的核心部分,主要是向对方说明你的知识储备、工作经验、专业技能及有关的特长、性格和能力等。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要突出适合于所求职业的特长和个性,让招聘单位认为你是最合适的人选。

3。介绍自己的潜力。要向对方介绍自己曾经取得的成绩,展示自己有该方面的才能,有发展、培养的前途。

(三)求职信的撰写技巧

成功的求职信应该表明自己乐意同将来的同事合作,并愿意为事业而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要写好一封令人满意的求职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技巧:

1。字迹整法,文句通顺。古人云:“字如其人,文如其人。”如果你的文章流利,字又写得漂亮,这首先从门面上就压倒其他竞争对手,并且能够把你的工作态度、精神状况、性格特征介绍给对方,加上你的求职条件,就会使你在众多的求职者中取胜。事实上,工整的字体使人心情舒畅,潦草的字迹令人生厌,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体验过的感觉。也正如在调查中某人才交流中心的负责人与我们交谈时所说:“要处理的信件太多了,像字迹潦草的信我们一般都先丢在一边,待有空闲时再说。”而实际求职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还算你幸运,要碰到一个严厉的负责人,他会连看也不看,就“啪”地一下扔进废纸篓。所以,为了达到你的求职目的,就应该将你的求职信书写工整,让人一目了然,赏心悦目。

2。简明扼要,有条有理。用简练的语言把你的求职想法以及个人特点表达出来,切忌堆砌辞藻。因为求职信的读者大都是单位负责人,他们不会把很多时间浪费在阅读冗长的文章上。求职信不是你显示文学才华的地方,最好用平实、稳重的语气来写。有些大学毕业生,总想卖弄文采,想办法堆砌华丽时髦的辞藻,结果弄巧成拙,使人反感。因此,写作求职信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切忌套话连篇,浮词满纸。求职信不在于长,而在于精,精在内容集中、明确、语言凝练明快、篇幅短小精悍上。

3。要有自信,实事求是。先想好自我推销的计划再下笔。不论你是从报纸上看到的招聘广告,还是从亲友那里得来的信息,都要说明自己的立场,以便能让收信者印象深刻。写开场白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如果气势不足,一开始自然就没有吸引力。应按写一则新闻导语或是拟广告词的态度来对待。对于中国人来讲,谦虚是一种美德。一个谦虚的人,可以使对方产生好感。但对于求职者来说,过分的谦虚,同样会使人觉得你什么也不行。谦虚不是自我否定,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所以,写求职信应遵循“适度推销”的原则。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对外资企业可多一些自吹,对国内企业应多一些谦虚。

4。富有个性,不落俗套。书写一封求职信,正如精心策划一则广告,不拘泥于通俗写法,立意新颖,以独特的语言及多元化的思考方式,给对方造成强烈的印象,引人注意,并挑起兴趣。一封求职信,无论内容多么完备,如果吸引不了对方的注意,则一切枉然;对方如果对你的陈述不感兴趣,则前功尽弃。

5。确定求职目标实事求是。一个人对求职目标的确定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定要符合人才市场的供求规律和竞争法则。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入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也可以被看成是“商品”。市场的供求规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商品的价格。供不应求时,价格高于价值,也就是说,这是人才的卖方市场;供大于求时,价格就低于价值,是人才的买方市场。了解了这一规律,你进入就业市场的时候,就不会一厢情愿地只凭你的学历,时刻想着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工作,而只有去适应市场的运行机制和竞争法则。至于你能“卖”到什么样的价格,要凭市场行情而定。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今天,你要价太高,势必无人问津。最明智的选择是顺应市场,调价处理。同样道理,如果你学的是社会冷门专业,即使是博士生,恐怕也只能是找到一个本科生的职位。同时,市场竞争法则也制约着你对职业的选择。求职的竞争从本质上讲,是人的才能、素质的竞争。参与竞争前,你应先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估价,确定一下自己是哪个档次上的,然后再确定向哪个水平的职位挑战。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符合市场供求规律和竞争法则的前提下,摆正自己的位置,确定合理的目标,也才能使你的求职信有的放矢,提高成功率。

6。少用简写词语,慎重使用“我”的字句。平时你与人交谈时,可能习惯简称自己的学校或所学的学科专业,但在求取信上最好不要用简称,因为用人单位的领导不一定都了解你的学校或专业、简写,往往容易使他们因不明白而产生误解。如“科大”,究竟是指中国科技大学还是北京科技大学?专业的简称有时就更让人莫名其妙。另外,多处简写有时还会使人觉得你做事不能脱离学生本色,或认为你态度不够慎重,从而影响录用。此外,在求职信中需要用“我觉得”、“我看”、“我想”、“我认为”等语气来说明自己的观点时,要慎重,否则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你自高自大,思想不成熟的感觉。

7。突出重点,层次分明。求职信要突出那些能引起对方兴趣、有助于获得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自身特长和个性特点等。有一点须特别注意,即在介绍专业知识和学历时,切忌过分强调自己的学习成绩。许多人,特别是刚出校园的大学生容易产生一种错觉,以为社会上也和学校一样,重视学习成绩,认为只要学习成绩优秀就会谋到一份好职业,甚至为自己全优成绩而沾沾自喜。这是不成熟的表现,很容易导致求职失败。因为以自己的学习而夸夸其谈,只能给人以幼稚和书生气十足的感觉。而用人单位要重视的是经验和实际能力,所以应一般地写知识和学历,而重点突出工作经验和能力。

8。建立联系,争取面试,莫提薪水。在求职信中,不要提薪水的具体数目。求职信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建立联系,争取面谈的机会。此时谈薪酬为时尚早,以后会有更适当的场合,更何况薪水的数目并不是你选择职业的主要因素。如果同时有两个职位,其中低薪的那个职位更有利于今后发展,那么应当毫不犹豫地选择它。这种例子在应聘者中比比皆是。在求职信的最后,要特别注意提醒招聘单位留意你附加的简历,并请求给你回音,以争取能够建立下一步的联系,获得面试的机会。

9。注重礼仪,以诚感人。

(1)称呼要准确

求职信往往是首次交往,未必对用人单位有关人员的姓名熟悉,所以在求职信件中可以直接称职务头衔等,如“上海煤气总公司负责人”、“国发公司经理”、“北京配件厂长”。求职信的目的在于求职,带有“私”事公办的意味,因而称呼要求严肃谨慎,不可过分亲见,以免给人以“套近乎”或者阿谀、唐突之嫌。当然礼貌性的致辞还是可以适当使用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