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节 情商修炼(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方面,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已经18岁了,在家长和周围人的期待中已经有了成人意识和自尊意识,自我表现感强烈,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喜欢自己设计和组织各种活动,向他人表现自主自立的意识。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同学在中学基本是在老师的关怀和家长的呵护中度过的,是在周围羡慕的眼光走进大学的,这些大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是非感不强,情绪处于不稳定状况。一些大学生要求突出自我的主观期望与不具备突出自我的客观条件相冲突,许多人在遇到这些冲突时,自我调控能力差,自暴自弃,甚至会出现一些偏激的情绪和极端的行为,严重者会造成与他人的误会和矛盾,以伤害他人。一些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由于自主能力和自控能力差,整天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考试掉科,最后被勒令退学。一些大学生甚至因小事而自杀或杀人。比如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就是由于与室友打扑克时,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刺伤了马加爵心理的伤疤,他因此失去理智而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将宿命其他室友全部杀掉,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

(四)学习功利化色彩浓厚,学习积极性不高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在大学校园出现了功利化的思想和行为。比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赚钱者不累,累者不赚钱”,“考得好不如嫁得好”,“一手抓学业,一手抓找大款”,“60分万岁”等。在现行的以单一的分数评价学生优劣的情况下,认为进入大学就是镀金,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内驱力,更谈不上自信心、拼搏精神和毅力了。比如一些学生晚上到外面玩网络游戏,白天上课时他却睡觉。

(五)道德伦理观念差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能够践行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遵守社会公德,能够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但仍有一些同学大的方面不关心国际形势变化,不关心国家大事,小的方面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毁坏公物,说脏话,大学生情侣在公众场合过于亲密,排队加塞等现象。遵守社会公德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要求,大学生更应如此。俗话说,“一滴水能反射太阳的所有光芒。”伦理道理的缺失不仅是大学生缺乏责任的表现,而且也必然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以后的择业。因此,大学生应当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六)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障碍

随着大学的改革和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也进入到大学。由于农村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生活阅历等都与城市学生有较大区别。一些农村学生进入大学后与城市学生相比,心理抵抗力相对较差,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或是在与来自城市学生相比较中,或是受到来自城市的学生嘲笑后,自我封闭,害怕交往,性格变得孤僻,最后产生自卑感、焦虑感,如不及时调节可能会产生心理疾病。从学科上讲,理工类学生容易单线思维,遇到问题容易钻牛角尖,再加上平时理工类学生学习任务比文史类学生学习任务重,所以,理工类学生发生心理障碍的概率和比例相对大。

自卑感就是由于对自我评价过低而产生的压抑,羞愧的感觉。对自己的评价过低,会使自己轻视自己,自己看不起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表现为胆怯、退缩,担心不被他人尊重,把自己封闭起来。一般说,大学女同学比男同学更易产生自卑感。

焦虑是面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由于一种或数种难以言表的主客观原因,而产生的不安或无根据的想象。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担忧、不安全感,常伴有自主神经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便秘、厌食等),焦虑也会给身心带来不良影响,如不及时觉察调整,严重时会导致严重的身心危害。

人们追求重要目标的失败,理想不能实现,不能解决某个持续问题,学习成绩不理想,找不到工作,被迫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失恋、家庭变故等因素都会引起抑郁。抑郁就是在这些诱因作用下而产生的情绪低落、悲观、冷漠、失望、郁郁寡欢、状态不佳、心烦意乱、绝望等各种不良情绪的组合。抑郁也是一种消极情绪,抑郁可能会使人对自己、对家人、对生活、对外界都失去希望,严重的则会产生抑郁症。抑郁症的最坏结果是自杀(如香港明星张国荣)。所以,当大学生意识到自己将要产生或已经产生抑郁情绪时,要将这些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患上抑郁症时也要及时就医。一般说,性格内向,过于敏感,不爱交际,依赖性强,经常努力得不到报偿等情境更易使大学生陷入抑郁。

五、大学生提高情商的途径与方法

情商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贯穿于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因此,大学生成就职业生涯规划,就要重视情商,积极主动培养情商,从实践中吸取营养,丰富自我。大学生提高情商可以从以下同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情商的理论知识

情商是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但无形胜有形。情商深深融入每一个人的性格、意志、情感和行动之中。具有智商难以匹敌的穿透力和耐久力,无影无踪却又无处不在,情商使人们面对磨难时能迎难而上,遭遇挫折而越挫越勇。理论界对情商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而且也取得了许多有益的成果,这些成果是认识情商,把握情商规律,调节自我,助我成功的指针,也是个体进行情商修炼的重要理论前提。借助这些理论,人们可以认识自己在某一情境下产生的情绪状态,正确判断这种情绪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形成正确应对这种情绪的思路。用这些理论提供的方法处理情绪,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情商水平。所以,在大学期间,除了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心理指导课学习情商理论外,还要自觉通过借阅有关方面的书籍等方式提高情商理论水平。总之,大学生一定要认识情商的重要性,要像对待智力知识一样对待情商知识。

(二)经常进行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就是个体在非正常的情绪体验之中或体验之后,结合情商理论或自己以往的经验或在别人帮助之下,对这一非正常情绪体验进行客观理智分析,采取正确的处理办法或是总结这个非正常情绪体验中自己做的正确的地方在哪里,错误的在什么地方,哪些是需要以后坚持的,哪些是需要改正的,以形成经验和教训,逐步提高自己情商的办法。个人反思又分单纯在内心反思和反思并形成文字的形式。形成文字的反思记录叫反思日记。这种方式对自己印象深些,而且以后出现类似的情绪时,可以拿出来对照,有利于提高情商水平。

自我反思必须是个体的自觉自愿的行为,要有反思的积极性,反思中必须对相应的情绪做出全面分析,得出客观经验教训,以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而不应有其他功利性目的。

自我反思要同自我比较结合起来,特别是纵向的自我比较。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每天都在变化。如果拿今天跟昨天比较,几乎不会发现有什么区别。如果长期坚持自我反思,以今天的我同两三年前的我相比较,就会使人大吃一惊,看到自己有了显著的进步。

(三)通过德育美育课提高情商水平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和实践,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现实生活中,德育的内容也包含了情商教育的内容。通过道德教育,才能使人把握调节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及其对应的情感心理方式,人们才会用真善美去评价这些关系,并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比如通过德育,可以使人们掌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而道德认识又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在这一认识指导下,个人才有可能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才有可能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才有可能受到社会尊重,做到这些方面的人就是情商较高的人。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与美的感受相结合的教育,是通过审美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形成正确审美观的活动。美育有利于形成高尚的情操,培育全面发展的人。大千世界的美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同的个体由于不同的认识和实践能力,有的人容易发现事物的美,有的人不易发现事物的美,有的人发现的美多些,有的人发现的美少些,有的人能够正确认识美,有的人则将不是美的、丑陋的东西看成美,所以,不同的人发现美的方式是不同的。通过美育可以帮助人们掌握发现美的规律,提高审美能力,美育可以使人们按美的规律去发现美塑造美。用美的心灵和美的言行去塑造自我社会形象,处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活动。实践证明,那些外貌美、语言美、气质美、形象美的人更容易融入社会。所以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去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大学里的美育课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自我评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了提高情商的理论之后,就要付诸实践,用这些理论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在社会实践和广泛的人际交往中提高自我,充实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以提高情商水平。所以,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提高情商水平的根本途径。

大学的社会实践是一个体系,包括教学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学研究等。虽然不同的实践活动侧重点不同,但这些实践活动都有助于提高情商水平。一方面这些实践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将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深化理解知识,检验了所学,找出了自己理论学习的不足,也有利于提高用理论改造实践的动手能力,这一层面的收获可以看作是提高智力水平的收获;另一方面,这些实践活动使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和实际,接触社会,接触群众,接触基层,从最直接的角度体觉他们所处的环境,体察国情、社情、民情,从而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进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把自己的个人理想同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联系起来,以激励他们勤奋好学,早日成才,为国奉献。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大多是团体活动,因此,在社会实践中也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和表达感情,学会替别人着想,合理地处理人际关系,提高情商水平。

大学里也存在着众多的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按照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等组成的由学生参与的功能性团体。通过参加学生社团的活动,既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提高自我,以获得自尊和自信。另外,学生社团在学生和社会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大学生走入社会后需要掌握很多能力,如为实现目标战胜困难,承受挫折,组织管理,人际交往,团结协作,情绪控制等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在参加社团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情商

江泽民提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见拥有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人的情商与身体素质也有一定的联系。如体弱多病的人会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烦躁、焦虑等特征,健康的体魄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不仅能使人保持良好的生理状态,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情商水平,所以,参加体育锻炼也是提高情商的重要方法。

比如体育锻炼中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网球、拳击等较剧烈的运动可以帮助人们改掉优柔寡断的性格,形成雷厉风行,坚定果断的性格。下棋、慢跑、散步、竞走、慢骑自行车、射击等缓慢持久的项目有利于克服急躁盲动的性格缺点,能集中注意力,稳定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拔河、接力赛、群体健美操、篮球、足球、排球等集体项目有助于人们克服孤立,自我封闭的心态,能够较快融入集体,提高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游泳、跳马、平衡木、撑竿跳、单双杠等项目有利于克服人们胆怯心理,使人们变得勇取坚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