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12岁婴儿语言的发展与教育(第2页)
研究表明,婴儿经常开口好处多。因为婴儿开口说话时,需要脑神经指挥,而“说话”会给大脑皮层以刺激,使大脑血流量增加,改善大脑的供氧,从而产生益智健脑的功效。成人要主动提问或创设情境诱导婴儿开口说话,并耐心地倾听婴儿那些难以听懂或啰唆的话语,适时地在婴儿词不达意或表述欠佳时,巧妙地予以纠正,以使婴儿的口语日趋成熟与完善,能说出更为完整、更为动听的话语来。
二、双词语阶段儿童语言的发展与教育(1岁半~2岁)
这一阶段,婴儿似乎突然开口,说话的积极性很高,词语大量增加,出现了“词语爆炸现象”。词汇量的迅速增长,使婴儿具备了进一步发展口语的能力。
所谓双词句,是指由两个单词组成的句子,如“妈妈抱抱”“爸爸班班”“苹果削”。这些话听起来就像我们发电报时所采用的省略语句,因此,又被称为电报句。本阶段初期单词句仍占主要地位,大约从20个月开始,婴儿开始出现双词句,到本阶段后期又出现了复合句。所以,1岁半~2岁的婴儿说话是多种句式并存的阶段。常用的句子有单词句(占13)、双词句(占一半以上)、复合句(不到110)。
双词句是婴儿自己创造语言的最典型的样本,一部分双词句是通过模仿或者省略模仿造成的,而多数双词句是婴儿在没有“语言样本”情况下的独创。双词句一般是实词组合,主要是名词与动词的组合。大约从20个月起,婴儿每个月双词句成倍增长,如21个月时婴儿的双词句是50个,22个月是100个左右,23个月是250~300个,到2周岁则可猛增到近1000个。
开始时,婴儿把两个单词连接起来说,中间还有停顿:“妈妈、饭饭。”再进一步发展为双词句:“妈妈饭饭。”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儿童,在语言发展的这个阶段的表现都十分相似。他们用双词句指出一个对象(如“看狗狗”),表明注意到一个对象(如“书在这里”),表达某件重要事情,如希望某种东西再次出现(如“要牛奶”),或某种重要东西的消失(“饼饼没了”)以及指出情境的某些关系:动作者与动作的关系(“奶奶开开”),动作与对象的关系(如“送送妈妈”),动作者与对象的关系(如“妈妈书”),动作与接受者的关系(如“给爸爸”)。与单词句一样,儿童的双词句有时也用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像“妈妈饭饭”这句话可能用来表达几种不同的意思:如“饭是妈妈的”,“妈妈在吃饭”等。
在儿童掌握双词句后,他们就开始学习语言的句法。吴天敏和许政援(1979)的研究表明,2岁半到3岁儿童的语言中复合句(如“爸爸走,宝宝睡觉了”“阿姨不要唱歌,宝宝睡觉了”)占30。5%~42。3%。这时衡量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指标是句子的平均长度(即句子中所用的词或词素的平均数)。随着认知和语言的复杂性的增加,儿童句子的平均长度也随之增长。这至少反映了儿童两种能力的发展变化,即产生更长的词语序列的能力和学习更加复杂的语法形式的能力在发展。图2是有人研究过的三个儿童在这方面的表现(Brown,1973)。
图2句子的平均长度随年龄递增
(一)语言发展的特点
1。能理解的词汇数目和种类“与日俱增”
婴儿能理解的词汇越来越多,每天都在增加新的词汇。对名词和动词的理解在本阶段是一个飞跃,但婴儿对词义还难以达到完全理解概念的水平,始终在日常词义的范围内,而科技词义、文学词义则还不能理解。
随着婴儿对词义理解的加深,词的概括性也逐渐形成。如婴儿已经由只认识穿红衣服的娃娃,过渡到把穿不同衣服的娃娃都叫娃娃,这样“娃娃”一词就由具体变为概括了。婴儿对词语的理解不再受物体的非本质特性干扰,变得更为准确、概括。
词语对婴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作用也日益明显,逐渐能按照成人的指示去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如可以指令婴儿到什么地方去把什么东西拿来,什么东西不能动以及要求婴儿动作快点或慢点等。
2。喜欢提问,语言上出现“反抗行为”
这一阶段后期,婴儿开始进入人生第一个反抗期。心理和行为上的想独立,表现在婴儿语言上为语言具有自主性和反抗性。他开始不断地向成人提问,总是要求告知他各种事物的有关信息,如名称、特征、用途、构造等,这实际上也是婴儿语言学习的一个途径。他开始学会使用疑问句和否定句,疑问句表现在提问上,否定句则表现在语言上的反抗。如常把“不”挂在嘴边以示拒绝,这是婴儿否定句发展的第一阶段。
3。掌握新词的速度突飞猛进,处于“词语爆炸”阶段
这一阶段,婴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将发生质的飞跃,婴儿的词汇量将以平均每个月说出25个新单词的速度递增,婴儿到2岁时基本可以说300个左右的单词。这种掌握新词速度猛然加快的现象是以后各阶段所不再有的,我们称之为“词语爆炸”。
(二)语言教育活动
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榜样和言语示范
儿童的耳朵是录音机,眼睛是摄像机。婴儿身边的人都是他的老师,“老师”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被他那双小眼睛“摄录”下来,并成为模仿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成人应注意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富有变化的语调、规范正确的发音、丰富而又准确的用词造句,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语言榜样和语言示范。
2。主动告诉婴儿一切问题,对婴儿的提问和讲述要正确对待
婴儿在这一阶段好像成了一个“勤学好问”的人,他常常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讲述,仿佛想了解大千世界里的一切问题。这时候,成人千万不能随便打断、斥责或搪塞婴儿,应耐心地回答,认真地面对,激发婴儿的求知欲,保护婴儿的好奇心。
3。倾听文学作品,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
每天在一固定的时间(如睡前、上午或下午的空闲时间)让婴儿倾听一些优美动听、主题鲜明、短小精悍的故事、儿歌等,这是婴儿学习文学语言的绝好时机。婴儿比较喜欢反复地听同一个故事,成人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让婴儿复述故事的大致内容,以便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成人还可以选择一些轻松活泼、画面优美的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和婴儿一同观看。这样既可以从更广阔的角度增大婴儿的信息量,扩展婴儿的知识面,又可以使婴儿模仿学习“电视语言”,如人物的对白、旁白、广告语等。成人还可以和婴儿一起回忆动画片,讨论其中的具体情节,从而培养婴儿对动态艺术的观察能力、符号转译能力、故事图式理解能力、追踪活动画面的艺术想象能力。
4。继续开展早期阅读指导
这一阶段,婴儿读图画书的兴趣较为浓厚。成人应当和婴儿共同阅读,并且一边陪同他们看图画,一边进行相应的讲解。婴儿往往会用心地倾听别人说话,自己也会对着图画指指点点。成人还应创设条件,让婴儿学会独立地阅读,要求他边看边说图书或图片的内容。根据婴儿阅读进展情况适当添加图书,以提高婴儿阅读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