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太后绵里藏针 郭笑笑入宫棋局开启(第1页)
与此同时,远在京城另一角的二皇子府邸,气氛同样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烛火摇曳,將二皇子苍白的脸色映照得更加惨澹。
“殿下,您没事吧?!”贴身侍卫焦急地扶著他,眼中充满了担忧。
二皇子捂著胸口,剧烈地咳嗽了几声,又是一口鲜血涌出,染红了手中洁白的手帕。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震惊和一丝难以置信的痛苦。
“咳……那个和尚……他死了?”二皇子艰难地问道,声音嘶哑而虚弱。
“是,殿下。据禁卫军回报,无嗔和尚为保护郭家,力战刺客,身负重伤不治。”侍卫低声答道,语气中带著一丝惋惜。
二皇子的身体猛地一颤,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痛苦、悔恨、还有一丝难以名状的悲凉。
他缓缓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法师临终前,通过某种神秘联繫传达给他的一句话:“我们之间的秘密,藏不住了!”那声音带著最后的警示,却又如此无力。
“该死……”二皇子猛地睁开眼睛,眼神中充满了痛苦和挣扎,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而沉重,“他还是没能撑过去……”指甲深深地掐进了掌心,留下几道触目惊心的红痕。
侍卫不解,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您说的『他是?”
二皇子没有回答,他只是紧紧地握住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去,秘密封锁今日城外刺杀之事,尤其是那些刺客的来歷,务必不得泄露半句!”二皇子沉声吩咐,语气中带著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与肃杀。
“是!”侍卫领命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夜色之中。
二皇子走到窗边,望著京城深沉的夜色,眉头紧锁,宛如深秋的山峦。
夜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却无法冷却他心中翻涌的思绪,也身不由己地被捲入其中。
郭府的夜,因法师的离世而显得格外漫长。
郭笑笑枯坐於窗前,手中的茶早已冷透,思绪却如同沸水般翻腾。
府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囂。紧接著,小土豆的声音在她脑海中响起:“主人,检测到大量禁卫军与……皇室仪仗队,正在接近郭府。初步判断,来者身份尊贵。”
郭笑笑眉头微蹙。京城风云变幻,这个时刻,能让皇室仪仗队深夜驾临的,除了那位深居简出的太后,还能有谁?她心头一凛,示意绿翘和红綃不必声张,静观其变。
果然,没过多久,郭府管家便匆匆来报:“小姐,太后娘娘驾到!”
郭笑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略显凌乱的衣衫,在绿翘和红綃的陪伴下,缓步走向前厅。
厅中灯火通明,照亮了太后威严而略显疲惫的脸庞。她身著一袭深色常服,髮髻一丝不苟,虽然脸上带著一丝倦容,但那双眼眸却锐利如鹰,审视著眼前的每一个人。在她身后,几名贴身宫女和禁卫军统领肃然而立。
“臣女郭笑笑,拜见太后娘娘。”郭笑笑屈膝行礼,姿態端庄。
太后缓缓抬手,示意她起身,目光落在郭笑笑身上,带著一丝复杂的情绪。那目光有打量,有审视,也有不易察觉的深意。
“不必多礼。”太后轻声开口,声音带著岁月的沉淀,却不失威仪,“哀家听闻,无嗔大师在城外遇刺,为护郭家力战身亡,心甚痛之。大师乃国之栋樑,其逝,实乃我宋国之憾。”
郭笑笑垂下眼帘,心中冷笑。法师的死因被官方“美化”得如此冠冕堂皇,太后此刻前来,难道只是为了弔唁一位“国之栋樑”?
“谢太后娘娘掛怀。无嗔法师高义,臣女铭感五內。”郭笑笑的声音平静无波。
太后轻轻嘆了口气,目光转向一旁立著的禁卫军统领,淡淡道:“此番刺杀,惊扰圣驾,更是痛失一国法师,禁卫军责无旁贷。彻查此事,务必给天下一个交代。”
统领立刻跪下:“臣等领命,定当竭尽全力,查清真相,缉拿凶手!”
太后点了点头,视线又重新回到郭笑笑身上,她的语气忽然变得柔和起来:“笑笑啊,哀家听闻你此次遇险,心甚担忧。你郭家满门忠烈,如今沉冤昭雪,哀家心中也甚是欣慰。只是……”她话锋一转,声音里带著一丝意味深长,“如今京城风云诡譎,你一个弱女子,在外行走,实在不便。不如,就留在宫中陪伴哀家几日,也让哀家能安心些。”
郭笑笑心中一震。留下她入宫?这哪是关怀,分明是软禁!太后此举,显然是要將她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以探查法师之死的真相,甚至,可能是为了更深层的目的。这便是太后的计谋吗?以温情为饵,以“保护”为名,实则將她纳入掌中棋局。
“多谢太后娘娘厚爱,只是臣女……”郭笑笑正欲推辞,却被太后抬手打断。
“不必推辞。”太后语气坚定,不容置喙,“哀家知你孝顺,也念及你郭家与皇室的渊源。何况,你身怀法师的遗愿,哀家也想听你仔细说说他的临终之言。京城之中,唯有宫中最为安全,你说是也不是?”
太后此言,可谓绵里藏针。
她不仅堵死了郭笑笑的退路,更將法师临终之言摆上了台面,暗示她已知晓部分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