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林昭 我吃的是饼掉的是智商(第1页)
郭笑笑轻轻一笑,缓缓开口,声音轻柔却字字清晰:“你姐姐生前,是嫡出的长姐,备受宠爱,享尽荣华。而你,却是自幼被养在乡下的庶女,受尽冷落。如今,你姐姐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么,她的位置,留给你去接力,是应当的,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华才人身子猛地一震,她没想到郭笑笑竟然对她的身世如此了解,甚至提到了她那个早逝的嫡姐。她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郭笑笑的话语,击中了她內心最深处的痛点与渴望。
郭笑笑继续说道,语气中带著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你可知,你姐姐的死,与林昭脱不了干係?他是为了自己的野心,利用了你姐姐,最终將她害死。如今,你回到宫中,坐上她曾经的位置,不仅是对她的告慰,更是对林昭最好的报復。”
华才人的眼中闪烁著难以置信的愤恨与悲痛。
她虽然对嫡姐的死一直心存疑虑,但却从未想过会与林昭有关。
此刻听到郭笑笑的话,那些零碎的线索瞬间在她脑海中串联起来,让她看清了林昭丑恶的嘴脸。
郭笑笑看著她,语气转为平静,却又带著一丝不容拒绝的压迫感:“本宫帮你,自然是有本宫的考量。他日你不要忘了今日本宫的恩情便是了。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包括陛下的宠爱,你家族的荣耀,都將是本宫给予你的。”
华才人心中一凛,她知道,这不仅仅是恩情,更是一种掌控。
郭笑笑的话语,清晰地划清了她们之间的关係——她是一颗被精心布置的棋子,而太子妃,才是执棋之人。
她再次重重地磕头,语气中带著臣服与感激:“臣妾明白!臣妾华婉婉,此生愿为太子妃娘娘马首是瞻,肝脑涂地!绝不辜负娘娘的栽培与恩情!”
她清楚地意识到,只有紧紧跟隨郭笑笑,她才能真正地活下去,才能报復林昭,才能在这个深宫中立足。
郭笑笑满意地点了点头。
赵子轩在一旁,全程看著郭笑笑与华才人的对话。
他对郭笑笑的手段与智慧,再次感到由衷的讚嘆。
他的太子妃,不仅心怀天下,更有著运筹帷幄的才能。
金秋的早朝,天色微亮,空气中带著清冷的湿气。
奉天殿上,文武百官身著朝服,肃然而立,秋日的阳光透过殿顶的琉璃瓦洒落下来,为这庄严的殿堂增添了一丝神圣。
然而,这份神圣,很快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旨意打破。
皇帝身著龙袍,神色威严而疲惫,昨夜的经歷,让他的眼底带著一丝血丝,却也隱隱透出几分难以言喻的喜悦。
他扫视群臣,缓缓开口,声音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
“眾卿平身。今日有件喜事,要向诸位宣布。”皇帝的语气中带著一丝与往日不同的柔和。
此言一出,殿內顿时窃窃私语,眾人面面相覷,不知皇帝所指何事。
皇帝轻咳一声,目光落在殿下的一名內侍身上:“宣旨!”
內侍总管手捧明黄圣旨,尖声宣读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詔曰:华氏女,性情温婉,恭谨贤淑,侍朕左右,克尽职责。兹特晋封华才人为华嬪,赐居丽景宫,赏赐金银器皿、綾罗绸缎若干。钦此!”
圣旨一出,殿內顿时鸦雀无声,隨后便是一阵低低的惊呼。
华才人入宫不久,资歷尚浅,平日里也甚少引人注目,如今竟然直接晋封为嬪,这在宫中实属罕见的殊荣。
华德礼部尚书,华才人的养父,此刻欣喜若狂,连忙伏地叩谢:“臣谢陛下隆恩!小女必定尽心侍奉陛下,不负圣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脸上的笑容几乎掩饰不住,眼中的激动溢於言表。对於华家而言,这无疑是一飞冲天的机会。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为此感到高兴。
刑部尚书沈翀,沈清欢的父亲,此刻脸色铁青,他猛地向前一步,沉声道:“陛下!臣有异议!”
皇帝的眉头微微一皱,目光落在沈翀身上,语气带著不悦:“沈卿有何异议?”
沈翀拱手行礼,语气却毫不退让:“回稟陛下,华才人入宫日浅,无子嗣,无功勋,仅凭侍奉之职,便晋封为嬪,是否……有失宫规?恐难服眾!”他话说得义正言辞,却句句暗指皇帝此举不合常理。他深知此举对沈清欢的影响,若华才人得宠,沈清欢在太子府的地位只会更加尷尬。
华德尚书闻言,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猛地转头看向沈翀,怒声反驳:“沈尚书此言差矣!陛下龙心大悦,自有陛下的考量!难道陛下加封嬪妃,还需向你一个区区刑部尚书解释不成?!你这是僭越!”他语气咄咄逼人,眼神中带著毫不掩饰的轻蔑。
“我僭越?哼!华尚书!你女儿平步青云,你自然高兴!可你別忘了,我大宋后宫规矩森严,岂容你华家女如此胡来!太子妃在宫中多年,尚且谨言慎行,华才人何德何能?!”沈翀气得浑身发抖,他怒目圆睁,不顾一切地回击。他话语中暗指华才人是凭藉不正当手段上位,甚至將太子妃郭笑笑也牵扯了进来,试图引起皇帝对郭笑笑的不满。
华德尚书气得七窍生烟,指著沈翀的手都在颤抖:“你!沈翀!你这是污衊!你分明是妒忌我华家得宠!我女儿温婉贤淑,深得陛下喜爱,你休要在此胡言乱语!”
温婉贤淑?哼!我看是狐媚惑主才对!”沈翀语气越发尖锐,他与林昭並非一伙,对皇权也有自己的忠诚,但此刻他看到华家得势,沈清欢的处境將会雪上加霜,心中的愤怒与焦虑让他顾不得许多。
“你放肆!”华德尚书气得几乎要衝上前去,若非身旁有同僚拉扯,恐怕两人已经扭打起来。
朝堂之上,顿时乱作一团,两位尚书唇枪舌剑,互不相让,言辞激烈,引得眾臣议论纷纷。有人支持沈翀,认为皇帝此举確实有失偏颇;也有人支持华德,认为皇帝圣意不可违。
皇帝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看著殿下爭吵不休的两位尚书,眼中再次燃起了熊熊怒火。
他刚刚因为华才人带来的好消息而压下的怒火,此刻又被这场爭吵重新点燃。
他猛地一拍龙案,发出震天响的声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