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的结构(第3页)
①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以及成人为此付出的劳动,激发爱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情感。
②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学会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方法。
③了解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初步懂得应为幼儿园做有益的事,培养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④能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和同伴友好相处。
⑤能主动照顾、关心中班和小班的小朋友。
⑥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初步了解各社会机构、社会成员和他们的劳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尊敬、热爱劳动者的情感。
⑦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物产,激发爱祖国的情感。
⑧初步了解国家间的友好往来,萌发爱好和平的情感。
⑨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初步懂得应向好的榜样学习,萌发初步的爱憎感。
⑩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初步会以规章制度对照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初步懂得爱惜劳动成果,爱惜公物。
⑾初步感知家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萌发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及保护自然、社会环境的初步意识。
⑿初步感知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艺术精品,培养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
拓展阅读
在《指南》中,幼儿社会领域七项目标按各个年龄段幼儿的需求与特点进行了阶段细化,各年龄阶段目标详见下面两表。
人际交往的年龄阶段目标
续表
社会适应的年龄阶段目标
续表
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活动目标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活动目标是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的具体化,是最具体的目标,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和途径可以直接实现的目标。教育活动目标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可操作性,通常由教师制定,可以通过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在教师、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以实现。例如,把总目标第三条“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落实到小班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制定具体明确的活动目标:通过游戏学会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因此,教育活动目标是否充分反映整个社会教育的目标,教育活动目标是否能与社会教育总目标和年龄目标相互呼应,是否全面且重点突出地涵盖了上级目标的要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的质量,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进程。
内容回顾
续表
思考与练习
1。填空题
(1)《指南》中将3~6岁幼儿社会领域教育所应达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划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
(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分类目标包括自我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目标。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分解社会领域目标主要根据《纲要》精神,不需过多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
(2)年龄阶段目标是对总目标的纵向分解,分类目标是从横向的角度对总目标的展开。
(3)不同年龄阶段目标之间是连续的、衔接的。
3。简答题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总目标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