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学方法的选择(第4页)
小结:对呀,微笑是一样好东西,它能给孤单的人带去快乐,让难过的人高兴起来。
(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不出示任何教具,依据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有意注意还不稳定的特点,通过这个故事,让幼儿初步理解“微笑”的含义)
3。看图片分段理解故事。
(1)出示图片1:老师给这个故事画了一些美丽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①提问:“图上有谁?它们在干什么?小蜗牛怎么了?”(心里着急)“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呀?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吧!”
②讲述A段,提问:“小蜗牛的心里为什么着急呀?”(幼儿回答)
小结:原来小蜗牛看见大家都在为朋友们做事,自己也想为朋友们做点什么,可是它除了整天背着沉重的壳,慢慢地在地上爬以外,别的什么也干不了,所以它着急了。
(幼儿个体的、零散的经验,需要教师进行梳理、提炼,因此,设计提问有利于幼儿进一步消化、吸收故事的内容)
(2)出示图片2,讲述B段。
提问:“小蚂蚁在干什么?小蜗牛怎么做的?小蚂蚁是怎样夸奖小蜗牛的?”(幼儿学说:“小蜗牛,你的微笑真甜呀!”)
(在活动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提问,为幼儿提供讲述的空间,启发幼儿用洪亮的声音、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并且注意为每名幼儿创设讲述的机会)
(3)出示图3、图4。
①提问:“接下来小蜗牛又会做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老师讲述故事)小蜗牛做了什么啊?朋友们都说小蜗牛了不起,什么叫了不起?
②小结:了不起就是别人想不到的,他想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他做到了,就是了不起。
③提问:“小动物们都觉得小蜗牛很了不起,那小朋友有没有觉得小蜗牛很了不起呀?为什么?”(讨论)
④小结:原来平时能见面的朋友收到了小蜗牛的微笑,不见面的朋友也收到了!近处的朋友收到了,远方的朋友也收到了!认识的朋友收到了,不认识的朋友也收到了!它都很开心、很快乐,老师也觉得小蜗牛真的很了不起,我们一起拍拍手表扬它!
(教师根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以递进的方式提问,这个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进行情感教育,我将它贯穿到整个故事的情节中,它是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最关键的一个环节。通过提问和幼儿讨论,引导幼儿自己得出结论,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体现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师幼完整讲述故事。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一边看图一边跟着老师来讲一遍故事,好吗?”
5。情感交流。
(1)提问:“你喜欢故事里的小动物吗?为什么?你想把快乐和微笑送给别人吗?你想把快乐和微笑送给谁呢?”(讨论)
(2)提问:“你们知道现在最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是谁吗?”(四川人民,他们那边正在闹大地震)“你们愿意为他们做点什么呢?”(捐款、捐衣物等)
(3)小结: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是一些有爱心并愿意帮助别人的人,真棒!那我们就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吧!
(引导幼儿围绕“微笑”线索展开讨论,并让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幼儿已被“微笑”这根线牢牢牵住,身心投入,思维积极。好多幼儿都想到了四川汶川地震,我也正好借机向幼儿进行爱心教育,充分体现了时效性)
6。邀请舞《歌声与微笑》。
师:“今天有这么多的客人老师来到这里,我们邀请她们一起来跳个舞,把微笑和快乐送给她们好吗?”(幼儿邀请教师与之共舞)
(评析:情感交流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音乐又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快乐。让幼儿在优美、富有节奏的《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声中互送微笑,体现了“情感与音乐”的交融,使活动在轻松、愉快、温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让幼儿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微笑的美好和所蕴含的力量)
【理论说明2】依据领域特点和学习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一领域的教学内容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也要相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选用哪种教学方法,要紧紧依据领域特点及内容性质。一般来说,在语言领域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方法是谈话、口授等以语言为主的方法以及操作练习法;在健康领域效果较好的方法是讲授法、练习法等;在社会领域效果较好的方法是演示法、练习法和讨论法;在科学领域效果较好的方法是实验法;在艺术领域效果较好的方法是演示法和练习法。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要根据具体的内容来确定。
【案例3】
小鸡小鸡在哪里(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
长江幼儿园徐爱萍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