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第2页)
①思想品德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忠于职守。
②学历条件。具备幼儿师范学校(含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或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非师范专业毕业的申请者,要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课程考试,达到合格标准。
③普通话条件。必须提供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及以上的证书。
④具有开展保教工作的能力,能够设计、组织实施幼儿园的保教工作。
⑤身心健康。
(3)幼儿园教师资格的认定。
符合教师资格条件或通过了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并不意味着就取得了教师资格,还必须经过法定机构的认定。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第五章的规定,申请认定教师资格须经以下程序。
①提出申请。认定幼儿教师资格,须本人提交申请,提交申请时还须交验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
②资格审查。申请人提出申请表和相关证明材料后,教育行政部门或接受委托的学校应在30日内对申请人的条件进行复核;对符合认定条件的,应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颁发教师资格证书。对不符合认定条件的,也应在受理期限终止之日起30日内将认定结果通知本人。对非师范类院校或专业毕业的,教师资格考试合格的申请人申请认定幼儿园、小学或其他教师资格的,应该增加面试和试讲,以考察其教育教学的实际;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或接受委托的院校也可以要求申请人补修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而根据《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大纲(试行)》的规定,要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首先须参加国家统一举行的考试,只有《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幼儿园)考试合格,并通过面试,才能申请幼儿园教师资格证。
③颁发证书。按照法律规定,一旦经审查并认定合格以后,由教育行政部门或接受委托的院校向申请人颁发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教师资格证书。
1996年,我国幼儿园教师开始实行聘任制,对有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进行聘任,择优录取。
(三)幼儿园教师的类型与特点
从个人的专业发展阶段来看,幼儿园教师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类。
1。新手型幼儿园教师
新手型幼儿园教师主要是指走上工作岗位1~3年的教师或是处在见习阶段的新教师。新手型幼儿园教师的主要特点是教学经验不足,在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上需要继续学习提高,如在教学计划制订上烦琐而机械,调节、控制、评价和反馈课堂教学的能力欠缺,常规性的课后反思习惯也没有形成。新手型教师需要通过培训学习、集体学习、师徒结对、观摩听课、分散自学、岗位实践等多种形式来提升自己。
2。成熟型幼儿园教师
成熟型幼儿园教师是指教龄在3~5年或以上的青年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已经顺利地度过新手型教师的阶段,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对幼儿园保教内容、特点比较熟悉,基本掌握各种活动组织和实施的规律、特点,能初步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来指导保教实践。成熟型幼儿园教师需要通过基础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技能训练、骨干引领等培训形式与自学形式来不断提升自己。
3。骨干型幼儿园教师
骨干型幼儿园教师是指教龄在6~12年或以上的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形成了初步的教育教学特色,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比较熟悉,并能按照这些规律和特点开展各种活动,有较强的教研和科研能力。骨干型幼儿园教师需要选择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导师,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专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自己。
4。专家型幼儿园教师
专家型幼儿园教师是指已获得各类“名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的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育理念,在园本教研活动中能起到示范作用,在解决教学领域内的问题时富有创造力和洞察力,在专业研究方面有一定的成果,在一定区域内的学前教育界有一定的知名度。专家型幼儿园教师需要通过教研活动、专业理论研究等形式,向更高层次的专家学习,把专业理论与保教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改善保教效果,提高保教质量。
(四)幼儿园教师的角色
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是指幼儿园教师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所扮演的社会身份,反映出自身的儿童观、教育观。幼儿园教师具有教育者、合作者和研究者三种基本角色。
1。作为教育者的幼儿园教师
(1)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发展的指导者、支持者、激励者。
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指导作用。幼儿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师需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他们不仅需要对幼儿生理上给予照顾,而且要关注、呵护、指导幼儿的情绪情感、个性品质、行为习惯等心理的发展。幼儿园教师的指导者角色具体表现为:
①引导。对幼儿遇到的障碍和困惑,能引导他们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
②指导。指导幼儿培养初步的生活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
③诱导。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动机、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④教导。教给幼儿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
当然,幼儿园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和幼儿的主动性相结合,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这是因为幼儿的发展是在其自身内部进行的,是主动的,有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并按其现实的基础、水平和速度主动地发展,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影响。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意愿和现有的发展水平,通过创设环境,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瑞吉欧教育体系的方案活动中,幼儿有很大的自主性,他们自己作出决定和选择,自主进行各种活动,但教师会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给他们提供指导,支持他们,激励他们。教师的角色就是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疑问,帮助幼儿聚集于问题的关键点和难点,形成假设。
(2)幼儿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倾听者、合作者和伙伴。
倾听者的角色表达了教师对待幼儿的基本态度,这种态度向幼儿传达了教师对他们的关心、重视、尊重、信任、理解和欣赏,幼儿也从倾听中感知到教师对自己的态度,从而更加自信、积极主动地学习,加入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中去。
幼儿发展的主体性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扮演教育者的角色时,充分尊重并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他们平等互动,成为幼儿活动的参与者和伙伴。这要求幼儿园教师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①将幼儿视为主动发展的平等主体。幼儿的发展是主动积极的,成人不是幼儿各种活动的指挥者,而是参与者、合作者。幼儿和成人是平等的主体,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平等的伙伴。
②参与幼儿的活动。尽量减少对幼儿的过度控制和命令,学会倾听他们,在学习时和他们一起探索、讨论。
③成为幼儿的伙伴。在参与活动中,和幼儿建立伙伴关系,以便更好地履行教育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