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幼儿园教育案例赏析02(第3页)
评析
本活动从幼儿感兴趣的测量活动入手,通过易位或替换过程,引导幼儿发现物体部分与整体的相互关系,并发展幼儿的空间能力。整个活动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着测量层层展开活动,并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激发了幼儿学习探索的欲望。这样,既巩固了幼儿对单位体系的认识,又把连续的整体(如被测的物体)分解成可以置换的小单位这一难点分散开来。使幼儿在完成任务之后获得成功的快乐,活动对于充分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具有更大的教育价值。
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李莉
(四)社会领域案例
【案例1】
小猴摘桃子(小班)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和体验,初步懂得人多时要排队。
2。乐意与同伴开展有序的活动。
活动准备
1。平衡木、梅花桩、小猴子头饰、大篮子、录音机。
2。布置果园。
活动过程
准备活动。
1。教师引导:“今天天气真好,宝宝们一起跟妈妈出去锻炼身体。”(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锻炼身体)
2。幼儿尝试去果园摘桃子。
“春天来了,我们果园里的桃子都熟了,宝宝们一起帮妈妈把桃子摘回来,好不好?”
“我们要过一条独木桥,踩着石头才能到萝卜地再运回一个萝卜踩着石头,在独木桥上走回来。”
(1)幼儿运水果,教师注意观察。
(2)幼儿讨论:刚才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应该怎么运?
(3)教师小结:我们去果园时,挤在一起抢着过,只会谁也过不去,或者掉在河里。只有一个一个排好队,你不推我不挤,才能又快又有序地到达终点。
3。再次运萝卜。
(1)请几名幼儿示范。
(2)集体运萝卜:这一次,我们一定要记住要一个一个排好队,你不推,我不挤,慢慢过。
(3)幼儿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4。吃桃子。
“宝宝们今天真乖,妈妈把这些桃子奖给你,宝宝们每人一个,请宝宝们想一想怎么来拿。”幼儿轮流拿桃子。
5。结束活动。今天宝宝们真能干,帮妈妈运了这么多萝卜,累不累?跟妈妈一起回家休息了。
评析
幼儿社会活动是为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幼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服务的。本次活动为了让幼儿了解人多时应排队的规则,在活动中我改变以往以说理为基础的方式了,以认知指导行为的活动方式,直接让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使幼儿在遇到困难时自己想办法,得出解决办法,从而比较出正确的活动方式的好处,再通过吃桃子活动巩固正确的行为,整个活动都是在活动中进行,没有枯燥的说理,但同样使幼儿了解了正确的道理,并能在行动上表现出来。同时,在活动中利用扮演猴妈妈和小猴子的角色,使幼儿更好地融入到了活动中。
活动来源:new。060s。article20100924214925。htm
【案例2】
让我们的城市更美(中班)
活动目标
1。利用废旧物品进行粘贴装饰,变化出各种物品,培养对动手制作的兴趣。
2。在对废旧物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培养环保意识。
3。在做做玩玩中发展想象力、创新能力及审美能力。
活动准备
1。一次性饭盒和盘子、泡沫、乒乓球、棉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