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幼儿园园本教育教学研究(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节幼儿园园本教育教学研究

时代的进步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全面贯彻落实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本教研应运而生。2006年7月,教育部委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在总结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项目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其价值取向是立足园本、研究实际问题、提高执教质量、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园本教研作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种新理念与新模式,已受到幼教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幼儿园发展和幼儿园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的主要形式。

一、园本教研与幼儿园教育科研

以园为本的内涵可以表述为:为了幼儿园、基于幼儿园、在幼儿园中进行等。幼儿园园本教育教学研究简称“园本教研”。园本教研是一种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幼儿园教师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师学习、工作与研究三位一体的幼儿园活动和教师行为,主要由幼儿园教师、幼儿园教师群体、幼儿园教育专业研究人员(园本教研三基本要素)组成,三者缺一不可。园本教研既是一种制度,又是一种研究方式。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也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化成长和构建学习型幼儿园的有效途径。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研究活动,解决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先进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经验,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发展。

(一)园本教研与幼儿园教育科研的含义

园本教研是在一定的幼儿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某些幼儿教育规律,具体对幼儿园教育内部各领域的教育教学进行微观研究,建立操作体系,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的。它是一种具有群众性、普及性和实用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是研究幼儿园教育问题的“短”“平”“快”的项目。

幼儿园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幼儿园教育现象为对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态度与方法探索幼儿教育过程、认识幼儿教育现象、提炼幼儿教育经验、发展幼儿教育规律的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是较高层次的研究活动,其成果直接为幼儿园教育实践和幼儿园教育的未来发展服务。

总之,幼儿园教育科研包括园本教研,园本教研是幼儿园教育科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范围内从不同的角度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作出自己的贡献,它们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幼儿园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园本教研与幼儿园教育科研的关系,增强教育科研意识,破除幼儿园教育科研的神秘感,积极投身于园本教研与幼儿园教育科研活动,并以教育科研指导园本教研,以教育科研推动园本教研,努力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

(二)园本教研与幼儿园教育科研的联系与区别

1。园本教研与幼儿园教育科研的联系

两者所研究的对象,都是幼儿园教育现象及其规律;都是为了掌握幼儿园教育规律、提高幼儿园教育效率与质量;都是用观察、调查、实验、测量、统计等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

由于园本教研侧重于应用方面,它和广大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紧密相连,是幼儿园教育科研的重要课题来源,是幼儿园教育科研的重要经验基础,为幼儿园教育科研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和丰富的素材。而且,由于园本教研自身的局限性,需要幼儿园教育科研的指导和帮助,才能使园本教研成果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普遍性,从而获得更大的应用和推广价值。由此可见,园本教研和幼儿园教育科研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不应截然分开,它们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相互渗透。

2。园本教研与幼儿园教育科研的区别

园本教研不等同于幼儿园教育科研,它们还是有区别的。

(1)研究范围不同。幼儿园教育科研的研究范围很广,它包括一切幼儿教育现象和幼儿教育过程,以及与幼儿教育有关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有宏观与微观的、基础理论与实践运用的、幼儿园教育内部与幼儿园教育外部的、一个幼儿园与一个地区的、国内的与国际的、历史的与现状的,甚至是未来的等都在其研究范围之列。园本教研研究的范围相对比较狭窄,它主要研究幼儿园内部的教育教学内容、过程、方法以及教育教学工作,是组织管理等微观方面的问题。

(2)研究要求不同。幼儿园教育科研要求有严格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最大限度的可靠性。在这一过程中,不带主观成见、不被假象迷惑、不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不纠缠个别枝节问题,有科学的态度与方法,材料真实可靠,分析客观认真,结论全面准确,实事求是。园本教研受主观条件限制,常以个别的、局部的经验为基础,所依据的材料有时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在这一过程中,多借助于个人的理解和感觉,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难以揭示幼儿教育现象的本质和内在的规律性。

(3)研究过程不同。幼儿园教育科研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的研究活动。它从课题的选择、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到研究报告的形成与成果鉴定,有一个完整的过程。园本教研并没有这样的计划性、严密性与系统性。虽然有的园本教研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地在进行研究,但是大量的园本教研是带群众性的、分散的、个别的、无计划地进行的研究活动。

(4)成果应用不同。幼儿园教育科研的成果具有规律性、创造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园本教研的成果具有地区和教师所在幼儿园的特征,也具有教师个人的个性特征,其普遍性意义和应用价值受到一定的限制。

二、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与特点

幼儿园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为本位,以园长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从幼儿园实际出发,依托幼儿园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以解决保教实践中的问题为起点,以幼儿园特色和幼儿园教育新理念、新政策、新做法以及存在的保教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改善和提高幼儿园管理和保教质量、促进机构内部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探索活动。可以说,园本教研活动是一个凝结教师集体智慧、促进经验交流、激发思想碰撞的平台。

(一)园本教研的基本要素

1。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的对话

指以自己面临的教育、教学情景为本位,通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来回追溯,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提高自己的自我觉察水平和监控能力,提高自己应对千变万化的教育实际情景的能力。这里讲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保教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它具有研究性质。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它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是研究者。

2。同伴互助:教师与同行的对话

美国学者鲁宾斯(Robbins)把“同伴互助”界定为:“一种互信互助的历程,通过此种历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同事一起检查、反思教学情况,扩展、精进、树立新的教学技巧,分享教学理念与想法,互相教导,共同作研究,或在现场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园本研究强**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团队的“同伴互动”不在于有没有形式上的相互比较、相互询问、相互启发和相互质疑,其根本意义在于互动是否有意义、是否互助。有意义的同伴互动,是在构筑对话的平台,是运用教师共创的话语系统进行交流、沟通、分享和协商。这样做,不只是在解决教学的技术性问题,而且是在更高的水平上产生合作学习、共同建构的意义。

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互动与合作,其基本形式有交谈、协作、帮助。

3。专业引领:实践与理论的对话

园本教研应当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园本教研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园本教研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专业引领的实质是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榜样的引领,其主体可以是教育专家,也可以是有经验的教师、有专业背景的研究人员和教研员等。其实施方式要实现五个结合:一是坚持理论培训和实践指导相结合;二是案例评价与教师讨论反思相结合;三是教师的授课与专家点评相结合;四是骨干教师、教研员做示范课与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相结合;五是坚持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形式可以是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以及教学专业咨询(座谈),也可以是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充分地发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各自的作用并注重相互间的整合,才能有效地促成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

(二)园本教研的特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