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学前儿童心理测试的方法(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二、学前儿童心理测试的方法

心理测验是一种使心理现象数量化的心理学技术,即对行为样本的客观标准化测量。它是通过感知、运动、语言及心理过程等各种能力及性格方面对这些能力及性格特点的检查。

心理测验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按心理测验的目的可将其分为筛查性及诊断性两大类。筛查方法快速、简便,能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可以初步筛查出正常或异常。筛查出有问题的儿童,要进一步进行诊断性的测试,测查员需专门培训,测验较费时,需1~2小时,一般均可得出发育商或智商。

下面介绍几种国内外较为常用的测试方法。

(一)筛查性测试

1。丹佛发育筛查测试(DealSgTest,DDST)

丹佛发育筛查测试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丹佛市对该地区儿童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后制定的简单测试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一次检查时间不超过30分钟,属筛查性测验。本测验方法适用于0~6岁的儿童,目前,DDST在全世界应用较广泛,1983年我国经再标准化后已普遍适用。

本测验能够比较灵敏地筛查出在临**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但可能存在问题的儿童;能对有高危因素的儿童(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有严重黄疸史者和窒息史者)进行发育检测。但不能作为诊断和评价发育障碍种类和严重程度的工具,对儿童将来的发育也无任何预测作用。

DDST的工具主要包括:①直径10厘米的红色球1个。②10块方积木,每块边长2。5厘米,红7块,黄、绿、蓝各1块。③小铃铛1个。④瓶口直径1。5厘米的透明无色玻璃瓶1个。⑤葡萄干或小糖丸若干粒。⑥有柄拨浪鼓1个。⑦小皮球1个(直径7~10厘米)。⑧铅笔1支。

DDST的项目共104项(原著有105项,我国修改的量表中删去名词复数一项),内容分为个人—社会、精细运动—适应性动作、语言、大运动四个能区。每一个项目用一横杆表示,横杆安排在一定的年龄范围之间。每一横杆上有4个点,分别代表25%、50%、75%、90%的正常儿童可以通过该项目的百分比。横杆内标有“R”的项目表示该项目允许向家长询问得到结果。横杆内注有阿拉伯数字“1,2,3……”提示该项目测试时须参考注解。为便于准确划出儿童年龄线,依据儿童出生日期正确计算年龄,早产儿进行年龄矫正至1岁。表的顶线与底线均有年龄标记。

每个能区的测试按项目从易到难、从左下至右上的规律进行。每个能区可从年龄线左侧开始,至少先做3个项目,然后向右测试,直到连续3个项目不能通过为止,然后再进行另一能区的检测。

每个项目可重复3次,并将结果标记在该项目横杆上。“P”表示通过,“F”表示失败,“R”表示不合作,“N”表示无机会,测试判断有异常、正常、可疑、无法判断四种。“异常”“可疑”者应重复一次,结果仍不正常的再用诊断法测试。

异常: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能区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的发育延迟,为“F”。

②一个能区有两项或更多的发育延迟,加上一个能区或更多的能区有一项发育延迟和该能区切年龄项的项目均为“F”。

可疑:

①一个能区有两项或更多的发育延迟。

②一个能区或更多的能区有一项发育延迟和该能区切年龄线的项目均为“F”。

无法判断:结果中“N”的项目太多,致使最后结果无法判断。

正常:无以上情况者。

因DDST是发育筛选法,测试前应向陪同的家长说明本试验是发育的筛查,而不是求得智商,不要求儿童全部正确完成所有项目。测试前应让儿童吃饱,排空大小便,精神饱满。测试末应记录儿童表现情况。

第一,检查者逗引儿童笑:检查者自己向儿童微笑或交谈挥手,但不要接触,儿童作出微笑回应。

第二,当儿童正在高兴地玩着玩具时,检查者应把他(她)手里的玩具拿开,若表示抵抗算通过。

第三,自己穿鞋时不要求系带,穿衣时不要求自己扣背部纽扣。

第四,测试物离儿童头部15厘米,测试物向左右交替移动,儿童视线以中线为中央移动90°,过中央线180°。

第五,用拨浪鼓接触儿童指尖或手指的背部,他(她)能握住它。

第六,小球从桌边滚下,儿童视线会跟随小球,好像在追逐它,或想看它究竟到哪里去了。检查者松手放球时,应敏捷地使球滚出,几乎不让儿童见到检查者的手,勿挥臂。

第七,儿童用拇指和另一指捏小丸。

第八,用食指、拇指端捏小丸,捏时腕部离桌面,从上面捏。

第九,临摹画圆,不可示范,不可说出名称。要求线的头尾连接成圆即可。

第十,先画出长短2条线,然后问哪一条线长一些(不要问“大一些”)?然后把纸旋转180°,再问哪条长?(3试3对算通过)

第十一,能临摹画“+”字形便及格,不要求指定角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