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二多彩光谱中的科学领域评价(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③试着解释某种现象。

(4)实验

①在形成假设之后(这个假设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由他人提出的),产生实验的想法或创设简单的实验情境。如把大小不同的两块石头扔进水中,看看是否一个比另一个沉得快些。

②操纵重要变量或把材料综合起来,以此来探索物体或物体间的关系。

(5)对自然活动感兴趣

①长时间地对自然现象或相关材料感兴趣,自我学习的内在动机强烈。

②经常问与自己所观察的物体有关的问题。

③喜欢报告自己或他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经历。

(6)自然世界的知识

①对某个自然物体或现象显示出不同寻常的广泛知识,如小虫子、恐龙。

②自发地提供有关各种自然现象的信息,常常回答教师或他人提出的有关自然环境的问题。

发现区观察表

2。沉浮活动评价

这部分考查的是幼儿作为“实验型科学家”所具有超越观察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呈现的信息推断统领的规则的能力,这是科学思维中的一个关键元素。沉浮活动所标识的能力主要是:进行科学思考的能力(如重量和漂浮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并通过简单实验加以验证的能力。

活动的主要材料:2~3加仑的塑料盆,装半盆水。一个塑料弹子球和1个塑料鸡蛋,2块木制的小积木,2个螺母和小螺钉,2个透明的有盖的塑料薄膜罐,2个小软木塞或泡沫橡胶块,2块小石头,2个渔人玩具(漂浮物),2个不透明的有盖的塑料薄膜罐,2个垫圈或硬币,1块(肥皂大小的)海绵或聚苯乙烯塑料。

活动的主要过程:

(1)预测和归类

按照“沉浮活动观察表”中的顺序拿出物件(每对中拿一个),在放入水中之前,请儿童先猜猜是沉还是浮,从第四次开始要问儿童为什么这样预测。逐一猜想——尝试——拿走。从水中拿走最后一个物件后,让幼儿按沉与浮把物件分成2组,并询问归类的理由。最后,让幼儿把每一组物件再放进水中进行验证并解释它们沉或浮的原因。

(2)自由实验

把所有材料从水里和包里都拿出来,请儿童自由操作和探索。

(3)有组织的实验

①物体在上浮和下沉之间转换。让幼儿想办法把一件沉的东西浮到水面上;把一件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到水底。②猜猜所藏的物体。在不透明的罐子里放入一件下沉的物体(如螺钉),不让儿童看见,然后把罐子放入水中,让幼儿猜想罐子里是什么,并询问其猜测的原因。接着,在罐子里面藏漂浮的物体,操作同上。

沉浮活动观察表[10]

在多彩光谱项目中,专门建构了活动风格来描述儿童在各种情境中与任务和材料的互动关系。活动风格是从过程维度而不是从结果上来反映儿童的学习或游戏。同时,活动风格还反映出情感、动机与材料的互动,以及正式意义上所说的风格特征,如学习的速度、对信息线索的偏好等。

活动风格检测表[11]

从上述介绍的两种评价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活动的评价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既需要使用终结性评价,又需要使用形成性评价。在收集评价信息的过程中,应该使用多种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手段,全面地了解幼儿在科学学习方面的收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