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与健康(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健康与疾病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在WHO的定义中,健康是一种完美状态,也是一种理想状态。如果将死亡视为绝对的黑,健康状态即为绝对的白。在二者之间则是长长的灰色区域,形成了一个由白到黑逐渐加深的坐标轴(见图绪-1)。广义而言,每个个体在其生命的每一时刻的健康状态都处在这个坐标上的某个位置。少数人逼近白色端和黑色端。大多数人的健康状态都散布在黑白之间,即灰色状态。人们把逼近白色端的状态称为第一状态,逼近黑色端的状态称为第二状态,处于黑白之间的灰色状态称为第三状态。

图绪-1健康与疾病的连续状态

第一状态为健康状态,即人的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均完好的状态(医学检查各项指标正常、自我感觉良好)。

第二状态为疾病状态,即人体的形态和(或)功能经医学检查,某些指标呈现异常,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限制或破坏的状态。

第三状态为亚健康状态,即机体经医学检查各项指标正常,无明显疾病,但自我感觉却体力不支、睡眠不佳、食欲不振,出现适应能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等现象。调查统计发现:人群中真正健康(第一状态)和疾病(第二状态)状态的人群不足23,有超过13的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如得以及时、恰当处理,身体可向健康转变;反之,则向疾病转变。

亚健康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心理和生理素质都与亚健康的形成有关。首先,从社会环境来看,经济增长和社会竞争的激烈使人们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人们必须花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中,熬夜、加班现象增加,休息不足,紧张情绪增多,导致身心紧张,使机体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引发“过劳”现象。其次,饮食的不均衡所导致的营养素缺失,体育锻炼机会的减少以及外界环境污染等因素,也会影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甚至可能会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最后,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的日益复杂化,使人与人的交往趋向于表面化、物质化,情感受挫机会增多,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也可能会造成心理和躯体障碍。

五、人类健康的影响因素

健康是诸多相互交叉、渗透和制约的因素交互作用于人类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美国保健学家布拉姆(Blum。H。L),将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分为四类,并用公式表示为:

HS=f(E)+AcHS+B+LS

其中,HS表示“健康状况(HealthStatus)”,E表示“环境(E)”,AcHS表示“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AccessibilitytoHealthService)”,B表示“生物学因素(BiologicalFactors)”,LS表示“生活方式(LifeStyle)”,f是函数符号。

也就是说,环境、保健设施的易获得性、生物学因素和生活方式共同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其中,保健设施、生物学因素和生活方式是相对稳定的常量,而环境因素是不稳定的变量。

(一)行为与生活方式

行为与生活方式主要是指人们的饮食、休息与睡眠、居住条件、工作与学习行为方式以及休闲行为等。行为与生活方式对机体健康具有潜袭性、累积性和泛影响性的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行为和生活方式被证明是影响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因素。2002年的世界卫生报告指出:人类所面临的健康风险大多与其生活方式存在密切联系。目前,对人类健康造成主要威胁的非传染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由四种风险行为(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运动不足和有害使用酒精)所致。

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研究表明:即使不具备理想的卫生环境,讲究良好的个人卫生也会使人们更健康。行为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接受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人的一生健康有益。

(二)环境

环境(e)是指围绕人类的外部世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的总和。按照环境要素的属性,可将其分为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自然界存在的各种事物,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等;人为环境是经过人类加工改造,改变了其原有面貌、结构特征的物质环境,如园林、建筑、照明、用具等;社会环境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人口状况等。[5]

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社会环境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卫生服务质量,决定着人们如何对自然环境进行保护、利用和改造的措施。因此,如果自然环境受到污染、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不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必然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干预外界环境能力的提高,人类不再被动地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地创设更加有利于健康的生存环境。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需要的基本环境和资源是:和平、安居、教育、食物、收入、稳定的生态系统、可持续的资源、社会公正以及平等。”

(三)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因素是指影响健康的病原微生物、遗传和机体的生物学特征等因素。人类作为生命体,其生命延续和健康状况无疑会受到生物学因素的制约。

人的健康首先受到遗传素质的影响。遗传使个体获得不同的机体构造形态和生理功能。由此,奠定了个体健康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病原微生物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应用,病原微生物的影响得到了很好的控制,生物学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正在逐步降低,但仍旧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基础性因素。

(四)卫生服务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3年世界卫生报告》中将卫生服务界定为:“包括社区、卫生中心和医院提供的促进、预防、治疗、康复和缓解等所有卫生保健方法,包括解决卫生部门内外社会和环境健康决定因素的方法。”健全的医疗卫生机构、完备的服务网络、一定的卫生经济投入和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等,均对人群健康有促进作用。反之,则不利于人类对疾病的防治,从而危害健康。

[1]李鲁:《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第15页。

[2]李鲁:《社会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

[3]同上,第20页。

[4]王练:《学前卫生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5]杨克敌,郑玉建:《环境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