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托幼机构一日生活活动卫生(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三节托幼机构一日生活活动卫生

托幼机构贯彻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搞好保育活动的卫生,是托幼机构全面提高保教质量的基础。托幼机构的保育活动卫生主要通过学前儿童在园的一日生活管理来实现。学前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环节主要包括入园、进餐、饮水、盥洗、睡眠、如厕、教育活动、游戏、户外活动、离园等。保教人员应严格执行一日生活制度,并按照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进行组织和实施,做到保教结合。

一、入园

在学前儿童来园之前,保育员要先做好活动室的通风和清洁工作。学前儿童经过晨检后进入班级,教师要以热情和亲切的态度接待学前儿童,并相互问好。同时,教师可以利用晨间接待的机会,一方面向家长了解儿童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要求及意见;另一方面,要与学前儿童亲切交谈,有计划地开展个别教育,尤其对特殊儿童要给予具体的照顾和帮助。

二、进餐

学前儿童食物在胃内排空所需要的时间约为3~4小时,如果进餐时间相隔太近,会引起消化不良,相隔时间太久,又会造成饥饿。托幼机构要定时定量给学前儿童用餐,断奶后的学前儿童,一般每日进餐4~5次;3岁以后每日进餐3次,可在下午加一次点心。

(一)进餐前的准备工作

保育员应该用消毒抹布擦洗餐桌,学前儿童进餐必须定时定量,一般全日制的托幼机构应安排三餐两点(早、中、晚各一餐以及两次点心),两餐间隔时间间隔一般为3~4小时。

(二)进餐时的组织工作

按时开饭,学前儿童进餐时间不应少于30分钟,保证学前儿童吃饱每餐饭,不催促儿童快吃饭,对于经常吃得慢的学前儿童,可让他(她)先洗手先进餐,对吃得快的学前儿童则可以适时提醒其细嚼慢咽;注意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进餐习惯:不偏食、不挑食,细嚼慢咽,保持桌面、地面清洁卫生;引导学前儿童学会使用餐具,如小班儿童学习正确使用汤匙,中、大班儿童学习正确使用筷子;教会学前儿童一些简单的进餐礼仪,如就近夹菜,闭嘴咀嚼,吃净饭菜,接受食物要道谢。应让学前儿童在一个愉快、安静的环境就餐,不在进餐过程中处理问题或批评孩子;仔细观察学前儿童的进餐行为,发现情绪低落、食欲较差的儿童,要及时了解原因并给予合理的处理。

(三)进餐后的整理工作

应该教育学前儿童饭后把餐具放在指定的地方,放好椅子,有礼貌地离开餐桌。组织学前儿童擦嘴、漱口、洗手,饭后安静活动。

三、饮水

水是维持机体中正常的循环、呼吸、消化以及排泄等生理活动的重要元素。水能够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儿童机体组织中的水分相对多于成人,年龄越小,体内水分的比例越高,需水量相对也越大。托幼机构应为学前儿童提供足够的饮水量,不要让学前儿童感到口渴时才饮水。在夏季、早晨或午睡起床后,进行体育活动时,或者在学前儿童患病时,还要注意增加儿童的饮水量。

饮水的时间和次数应根据季节变化和学前儿童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学前儿童每两餐之间应饮水一次。因为餐前0。5~1小时间饮水对机体有益。此时,水在胃里停留后很快进入血液,补充到全身细胞中,学前儿童进餐时体内就会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使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在即将进餐或进餐时不宜让学前儿童饮水,否则会冲淡消化液,并引起饱胀感,降低食欲。在剧烈运动之后,应让学前儿童喝少量的盐开水,不宜马上喝大量的水,否则水会在胃部妨碍横膈肌运动,水分被吸收入血液后会增加循环血量而加重心脏的负担。

托幼机构给学前儿童饮用的水应煮沸,不可让学前儿童直接饮用生水或经净水器净化后的水。使用净水器能除去水中的部分杂质,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对人体不利的物质,因此必须煮沸消毒。不要让学前儿童喝反复煮沸的水,因为反复煮沸的水中的硝酸盐会形成有毒的亚硝酸盐,使机体中血红蛋白变成亚硝酸基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刚烧开的水含水垢多,也不宜立即饮用,以免发生慢性中毒。

托幼机构内应设专门的饮用水供应点,随时供给学前儿童饮用。学前儿童喝水的水杯应该专用,水杯要保持清洁,经常消毒,防止传播疾病。

四、盥洗

盥洗包括洗脸、刷牙、洗头、洗手、洗脚、洗外阴肛门和修剪指甲、趾甲等。这些内容全日制托幼机构涉及的不多,大多在家庭中进行,而寄宿制托幼机构则基本上全都涉及。许多疾病,如某些皮肤病、眼病、寄生虫病都是由于不注意盥洗卫生引起的。托幼机构注意学前儿童的盥洗卫生,是预防交叉感染和疾病,增强学前儿童体质,促进其生长发育的必要措施。

(一)洗脸

学前儿童早、晚和外出归来应洗脸,天气炎热的季节更应增加洗脸的次数。在托幼机构中,每个学前儿童都应有单独使用的毛巾,洗脸水最好使用水龙头放出的流动的水,避免交叉感染。毛巾应经常消毒,放在日光下暴晒或在开水中煮沸,晾在通风的地方。晾挂时毛巾与毛巾之间要保持距离。

早晨洗脸一般不用肥皂,晚上临睡前可用温水、肥皂彻底洗脸(包括耳部和颈部)。学前儿童皮肤薄嫩,保护机能差,易受损伤,因此宜选用碱性小的香皂和温水洗脸。经过一个时期的锻炼,也可用冷水洗脸(冬季除外)。冬季每次洗脸后,可在脸部、颈部涂抹一些学前儿童使用的油脂保护皮肤,但不要使用其他化妆品。

(二)刷牙

刷牙可以清除牙齿表面的污物和微生物,保护牙齿,预防龋齿,还可按摩牙龈,促进牙齿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使牙齿健康。

1。正确选择和使用牙刷

牙刷以横2~3排、竖6~7排为宜,刷毛应稍软;每个学前儿童应有专用的牙刷;每次使用后应洗净、甩干,刷毛朝上插在杯子中或牙刷架上,放通风处存放;牙刷不宜使用过久,一般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以免细菌附着于牙刷,引发口腔疾病。

2。教会学前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

顺着牙缝直刷,下牙由下往上刷;先刷牙的外侧面,后刷牙的内侧面,最后刷咬合面,咬合面应横刷;刷牙时应先用水漱口,再用沾有牙膏的牙刷上下里外刷净,最后再用水漱净。

(三)洗手、洗脚

在托幼机构中,学前儿童用手接触物品最多,被各种病原体污染的机会也最多。因此,饭前便后和活动以后都应洗手。洗手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先用水把手沾湿搓上肥皂,把手心手背及指尖都搓到,然后用水冲洗干净,不留肥皂残液,最后用毛巾把手擦干。擦手的毛巾应经常清洗,放在日光下暴晒或煮沸消毒。

洗脚能促进足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有利睡眠,冬季还有益于脚的保暖。寄宿制托幼机构每天晚上要让学前儿童临睡前洗脚,将双脚浸泡在温水中,不断地轻轻搓洗5~10分钟,把脚跟、脚底、脚背、脚趾都洗到,然后用毛巾擦干。洗脚时要用专用的洗脚用具,特别不可和患有足癣等疾病者合用毛巾和脚盆。

(四)洗浴

洗浴能去除全身污垢,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学前儿童皮肤的保护机能差,经常保持皮肤清洁可以提高其保护机能。

在寄宿制托幼机构,要让学前儿童在夏天每天洗1~2次浴,冬天每周一次,春秋季可视具体情况而定。用温水洗浴(40℃),每次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年龄小的学前儿童一般洗盆浴,4~5岁以后可以洗淋浴。

洗浴时应使用碱性小的肥皂,如硼酸浴皂,注意搓腋窝、腹股沟、肛门**部等处,不要用力过大,以防搓伤皮肤。洗浴后应立即用毛巾将身体擦干。夏季可以擦些防痱、去痱的用品,如适合学前儿童使用的痱子水、痱子粉或爽身粉等,然后穿好衣服。不可让学前儿童马上到室外吹风或用电扇吹风,以免着凉引起感冒。

(五)修剪指(趾)甲

指甲过长会影响触觉,或伤害他人皮肤,或因指(趾)甲缝易藏纳污垢和病菌而传染消化道疾病。要给学前儿童每周剪一次手指甲,每两周剪一次脚趾甲。修剪指(趾)甲应在洗澡或洗手(脚)后进行,让温水将指(趾)甲泡软,将指(趾)甲剪成弧形,不可剪得过深,以免引起疼痛。也要防止剪破皮肤发生炎症。

五、睡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同化作用明显大于异化作用,在睡眠时,学前儿童的各种生理功能的活性降低,机体的异化作用减弱,而且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这对于保证学前儿童在发育期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促进机体的正常发育具有一定的意义。睡眠充足的学前儿童,头脑会更加清醒,精力充沛,记忆力好;相反,睡眠不足的学前儿童,会表现为精神萎靡,脾气暴躁,食欲降低,身心健康状况不佳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