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节 学前儿童感觉器官特点(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四、味觉器官特点

舌头是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上有味觉感受细胞即味蕾,分布在舌的表面和舌缘的舌**(小突起)中,特别是舌尖和舌两侧。味蕾接受食物刺激后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入大脑,产生味觉。人体基本味觉有四种:苦、酸、咸、甜。其中,对苦味最敏感的是舌根,对酸味最敏感的是舌两侧,对甜味最敏感的是舌尖,对咸味最敏感的是舌尖和舌两侧。味觉对保证机体的营养和维持内环境的恒定起着重要作用。

味觉在儿童时期最发达,以后逐渐衰退。新生儿的味觉器官发育较其他器官强,能区分四种基本味道。学前儿童味蕾感受性很强,所以在组织学前儿童膳食时应注意提供清淡少盐的食物,让幼儿尝试各种味道,以免养成偏食的习惯。

五、皮肤的特点

皮肤(skin)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和附属物构成。它覆盖在人体表面,结构坚韧、柔软有弹性,是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的真皮中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是重要的感觉器官(能感受触、压、痛、冷、热、痒等刺激),还具有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的功能。

学前儿童皮肤薄嫩,角质层发育较差,表皮易脱落,真皮结缔组织和弹性纤维发育差,皮下脂肪较少,保护机能不足,易发生裂痕和擦伤,对外界的冲击、紫外线辐射、细菌侵蚀等抵抗力远不如成人。因此,应当经常组织学前儿童进行户外运动,多接受阳光照射和气温、气流的刺激,可增强抵抗力,提高耐寒和抗病能力。

学前儿童皮肤中毛细血管丰富,血管腔比较大,流经皮肤的血量比成人多;年龄越小,皮肤的表面积相对的较成人大(见表2-3),散热量较成人多。但汗腺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对血管运动的调节作用还不稳定,学前儿童对外界气温的变化不易适应,当环境温度过低时,容易受凉感冒或生冻疮;当环境温度过热时,易受热中暑。因此,要根据气候变化和儿童活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衣物选择应舒适、大小合适)。同时,学前儿童皮肤角质层薄,通透性强,吸收力和渗透力高,一些物质可以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所以,为保护婴幼儿皮肤,不要让儿童使用有刺激性的化妆品和成人护肤品,在皮肤上涂抹药物时也应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剂量等。

表2-3人的体表面积表

(资料来源:麦少美。学前卫生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本章小结

学前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虽已经具有人体的基本结构,但各器官、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如形态结构不完善、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生理功能不健全、不稳定等,致使学前儿童总体抵抗力弱、保护机能不足、调节机制差、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也较弱。

因此,对学前儿童的保育和教育以此为依据,既要适合儿童发育不完善、功能较弱的现有发展特点——注意保护;同时也要满足儿童不断完善、健全的发展需要——不能过度保护,要促进其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发展。

关键术语

解剖结构;生理功能;脊柱弯曲异常;六龄齿;髓鞘化;大脑偏侧优势

思考与讨论

1。学前儿童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有哪些?针对这些特点,保教活动应注意什么?

2。“乳牙患龋齿不要紧,换了牙就好了。”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3。根据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特点解释儿童的偏食挑食现象。

4。为什么世界各国都把儿童入小学的年龄规定在6岁左右?

5。从学前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来论证学前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6。根据学前儿童免疫系统的特点,谈谈如何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