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意外事故处理小锦囊(第1页)
四、意外事故处理小锦囊
在任何一个机构里,安全工作都只能做到尽量营造安全的环境,意外事故不可能完全杜绝。通过努力,我们可以尽量降低其发生率。而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我们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急救技能,以备不时之需。这里列举一些最常见的意外伤害的急救措施,供大家参考。
1。外伤出血
外伤出血一般有三种情况,要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1)皮肤表层浅的划伤和擦伤
先用肥皂和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涂抹抗菌软膏,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绷带的压力通常能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2)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
用干净的布条牢牢地压迫伤口。如果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的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经过3~4分钟的直接压迫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血止住后,用干净水清洗伤口,然后再涂抹抗菌软膏,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之后再用干净的布条(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
(3)出血不止
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应用手指压动脉止血,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严重的话,立即送到最近的医院处理。
2。中暑
一旦发现孩子有中暑的症状,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立即将孩子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
②让孩子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孩子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应及时给孩子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以便尽快散热,但风不要直接朝孩子身上吹。
③快速降温,使孩子的体温降至38℃以下。具体做法是:用湿毛巾冷敷孩子头部,或给孩子洗温水澡。
④在孩子意识清醒前,不要让孩子吃东西或喝水;意识清醒后可让孩子喝绿豆汤、淡盐水等帮助解暑。
3。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一旦发现孩子误食而造成食物中毒,应采取以下做法:
①如果症状轻,可卧床休息。如果仅有胃部不适,多喝温开水或稀释的盐水,然后手伸进孩子的咽部催吐。
②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必须补充水分,有条件的可输入生理盐水。灌绿豆水也是一种不错的解毒办法。
③如果症状还不见好转,则需要马上请医生进行治疗。
4。耳、鼻、眼进东西
(1)耳朵里进东西
最常嵌入孩子耳内的是豆类、纽扣等小物品,大多由孩子自己或和他一起玩的小朋友将异物塞入;小昆虫也可飞入耳内而不能出来,但极罕见。
①不要急于用火柴梗、发卡伸进耳道内乱挖。
②如果是玩具、小纽扣等异物,让孩子向下倾斜异物入耳一侧头部,单脚跳几次,进入的物件可掉出来。
③如果是小昆虫,用手电筒照外耳道,同时将另一边耳朵堵住,让孩子闭上嘴,引诱小昆虫爬出来。或是把香油、豆油或花生油滴到耳朵里,把虫子闷死,然后倾斜头部,让它掉出来。
④如果是豆粒、花生等异物,可用95%的酒精或60°高粱白酒滴入耳,使异物脱水缩小,或是送社区保健区处理。
(2)鼻腔进东西
孩子自己或其伙伴无意中将异物放入鼻内,最初成人及孩子可能都没有注意,两三天后,鼻出血或由受伤鼻孔流出带血的、有臭味的鼻涕时才发觉。成人平时就应该注意提醒孩子注意这方面的安全。如果出现这类安全事故,可以这样处理:
①让孩子头低下,一人固定头部;另一人用钩子将异物钩出。
②对表面光滑的圆形异物如花生米类,要注意不宜用钳子夹,以免将异物推向鼻腔深处,甚至推入鼻孔后而导致掉入气管。
③如果孩子较大并能与大人配合,可叫他用一只手指堵住无异物一侧的鼻子(或者替他做),然后有异物的一侧鼻孔擤鼻涕,可使异物松动滑出。如果孩子年纪太小,则千万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可能反把异物吸入呼吸道的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