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如何设计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目标

①大孩子能够动手制作简易的风筝,小孩子在成人或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完成简单的风筝。

②体验与同伴共同放风筝游戏的快乐。

③孩子通过游戏感受春天的乐趣,同时通过带动家长参与,激发家长的教育自信。

(2)活动准备

多数孩子见过或玩过风筝。

塑料袋、已经做好的纸风筝,每个孩子一张长方形(A4左右大小)纸,玻璃绳,胶水,剪刀。

(3)步骤

①户外活动时通过游戏感知春风

小孩子每人持一个塑料袋(可以用绳系在袋上,提醒孩子塑料袋不能套在头上,以免发生危险),张开手臂迎风跑,塑料袋兜着风如同风筝。

大孩子每人一个简单的纸蜻蜓(用一张长条纸,两端对折,沿折出的痕迹撕到中间处,把两个小翅分别折向相反的两边,即成小蜻蜓。如果下半部分重力不够,可以在此处别一只曲别针),从高处抛下,观察纸蜻蜓会怎样?

体验了“放飞风筝”的乐趣之后,请孩子说说:为什么塑料袋能张开?为什么纸蜻蜓会在空中飘落?春天有风的时候小朋友还能玩儿什么?

提示:经验的铺垫很重要。学前儿童学习的特点是直观性、形象性,只有让他们直观感受到、经验到的内容才可以说出来。因此,此活动刚开始时让孩子在户外用塑料袋感受风,给孩子直观的印象,在活动中有了直观的体验,后面活动时才有兴趣制作和玩耍。

②做风筝

请家长老师展示自己做的风筝,并示范两种不同难度的风筝做法:

小孩子做风筝:在一个塑料袋的两个把手上系上一根绳,绳的长度适当,一端拉在手上。迎着风跑的时候塑料袋张开,就可以看见“风筝”高飞了。

大孩子做风筝:将一张长方形纸,长边对长边对折,中间出现一条“小河”(折痕)——两个长边再向中间的“小河”对折——在纸张的中央底部贴上几张长纸条作尾巴——在“翅膀”(可活动的纸张)的两侧各破一个小洞,用玻璃绳串起来并打结,留一段长度牵在手中,风筝就做好了!

此处教师可以请家长参与进来,发挥家长的资源,教做不同类型的风筝,教师协助指导。

③放风筝

幼儿将做好的风筝带到户外玩耍,看看谁的风筝飞得高、飞得好。大孩子可以帮弟弟妹妹放,一起体验风筝高飞的乐趣。

爸爸妈妈老师可以做什么?

(4)注意事项

①本活动的实施需要孩子对于胶水的使用以及打结的方法有一定的掌握。初次使用胶水,教师需要动手示范正确方法:先用食指轻轻地蘸一点儿胶水,在盒子边上轻轻刮一下(避免孩子一下蘸太多),然后再轻轻涂抹在纸的背面(需提醒正反两面涂在其中的哪一面)。

②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活动安全,提醒孩子不能把塑料袋罩在脑袋上,户外放风筝之前教师要求孩子跑动时注意看别人,不冲撞。

③放风筝是一种民俗活动,家长中有做风筝的能手,让他们来担当家长老师指导孩子做风筝,活动前需要和他们沟通好,风筝制作要适合幼儿的特点。

(5)延伸活动

①与孩子一起制作纸风车,孩子在户外进行风车比赛。讨论和试验:风车怎样才能转起来,转得好。

②向家庭的延伸:家长在家里教孩子做其他种类的风筝,例如用纸扎的蝴蝶风筝等。建议家长抽时间带孩子到后海边上空旷的场地放风筝。感受亲子游戏一起放风筝的乐趣:

协助老师示范和指导两种不同的风筝的做法。

户外游戏时引导孩子注意安全,不把塑料袋往头上套。

和孩子一起放飞风筝,共同体验风筝放飞的乐趣。

附儿歌:纸风筝

纸风筝,天空飘,脑袋摇,尾巴翘:

“白云没我跑得快,燕子没我飞得高。”

风儿听了手一松,风筝落下挂树梢。

[范例]自己动手做玩具

发掘生活中废旧材料进行玩具自制一直以来都是非正规教育的特色。奥运的运动项目标识蕴涵了我国传统的象形文字文化,形象生动,而其中又包含了各种教育资源。因此,结合家长玩具自制活动和孩子的兴趣经验,让家长带领孩子把奥运项目的标志做成像扑克牌一样的玩具,通过自己动手制作玩具,感受奥运会的热闹景象,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同时也增添了一批玩教具,丰富了非正规教育的内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