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课 举止言谈与语文素养(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三课举止言谈与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与幼儿教师的举止言谈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幼儿教师言谈的内容、见识的深浅、言谈的风格,以及其行为举止、个人气质和与人交往的方式。因此重视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幼儿教师成为一个具有文明、文雅言谈举止的人。

一、人文素养

一个人的举止言谈受制于一个人内在的品质,换言之,有怎样的品质就会有怎样的举止言谈。人文素养可以使幼儿教师实现心灵净化,陶冶个人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从而使其举止行为变得文雅和文明。

1。实现心灵净化

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心灵会因为受到来自社会的各方面因素以及自身观念、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那么纯粹,甚至于心灵被玷污,思想被腐蚀,人格被扭曲。例如当今社会,人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精神越来越空虚,有些人出现了颓废、玩世不恭、自暴自弃、精神失常、吸毒、自杀等一系列问题。我们知道,靠个人很难改变、很难净化社会因素,我们可以改变的就是自身因素,而文学恰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展现了社会的各种生活与人的命运,探讨人性中的善良与邪恶,关注和表现人的各种情感。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会被人心的善良品质所感动和启发,心中自然萌生向善的欲望,我们不断地汲取着心灵的养分,变得纯粹,而对人性中的邪恶,我们由厌而恶,痛恨它,摒弃它。因此学会分析社会人生,“谈道义而化奸顽”,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时时闪烁着善良之光。

因此幼儿教师要注重个人的人文修养,通过阅读和汲取,不断地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才能不为社会不良因素所左右。当我们拥有了美好的心灵,我们的一言一行才会体现品质内涵,才会表达文明与文雅,我们的师德才能为孩子垂范。

2。陶冶个人情操

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McDougall,William)认为,情操是持久的心理成分,是几种情绪以某一事物为对象结合成的一个体系,是情绪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它是人们在行为方式和品行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复杂性、稳定性的情感倾向。高尚的情操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调整人的举止言谈、指导人的行动有着重要的意义。虽然个人情操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客观环境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但是高尚的情操则建立在个人健康的思想和良好的人文修养的基础之上。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塑造的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良好情操,会对调整我们的行为、指导我们的行动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对待困难,要有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去战胜;对待朋友,胸怀坦白,真诚热情;对待爱情,感情专一,坚贞不渝等。我们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分享书中人物身上情操的认知和体验,从而有利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提升我们的生活情趣和人文情怀。

因此幼儿教师要重视个人情操的培养,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幼儿教师在与人交往、与幼儿相处时,能在一言一行中表现出良好的情感态度,以此营造令人愉快的生活、学习氛围,使我们的教育对象获得良好的成长环境。

3。提高审美情趣

人们看待外界事物会有自己的趣好,评判外界事物会有自己的标准。人们常常是以个人爱好的方式表现出来某种倾向性,个人的情趣就自然产生了。审美情趣来源于人的审美理想,它是由我们个人的审美知觉力、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综合而成,是我们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特殊能力的体现。因此提高个人的审美情趣,能使我们加深对客观美的认识,能使我们高雅的趣味和外在形象、举止言谈和谐统一,有助于我们塑造完美的人格。

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作者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的体现。作者在作品中不但以独特的角度展现自然的美景,而且展现社会的人文美景、人物的善良心灵和精神风貌,从中我们获得了美的享受。我们欣赏着人物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优雅,辨别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使我们脱离了低级趣味,养成了高雅的审美趣味,培养和提高了审美的能力。

因此幼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借鉴作者的审美经验,学会判别真、善、美和假、恶、丑,并在自己的举止言谈中讲究得体与优美。幼儿教师身上表现出的高雅品味,无形中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语言修养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最主要的交流方式,人们通过语言传递彼此的思想,了解彼此的观念与情感。在彼此交流中,我们不但要用语言准确、明白地表达思想,而且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加强语言修养,才能使我们表达的内容和方式更准确、更丰富、更符合礼仪。

1。语言积累

我们与他人言谈交流,都希望他人能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但我们首先要知道,必须使自己表达得准确、鲜明,才能让他人准确地理解。要使自己能准确鲜明地表达,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我们要有丰富的语言材料,那样我们才能从中找到能准确表达我们思想、情感的语汇。因此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就出现了。

丰富的语言材料并不是我们先天遗传所得,而是依靠我们后天的积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主要方式是通过我们的阅读和与人交流。古今中外,前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那里蕴藏着丰富的语言资源,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了解今人的语言和表达;通过与人交谈,获得当代生活中出现的许多鲜活的语言素材。当我们拥有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我们的思维展开就有了厚实的基础,我们在言谈中的表达才能准确、鲜明和丰富。

因此幼儿教师要注重学习,重视自己的语言积累。这不但能使自己的表达更准确、更丰富,而且在幼儿教育中,能以自己丰富的语言影响幼儿的语言发展,因为幼儿教师言谈中丰富的语言,构成了幼儿语言习得的重要环境。

2。语言简练

我们在同他人言谈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他的言说有时候啰哩啰唆,意思重复,有时候漫无边际,不知所言。事实上我们在与他人交流中也会犯同样的毛病。一个人表达语言是否简练,除了他在表达前是否真正弄懂自己说话的目的之外,还往往与他的语文修养即语言表达能力相关联。我们从中能看到他的语言水平。反言之,要使自己的语言简练,我们就必须加强语文素养。

语言简练,就是要求我们用少而精的语言去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意蕴,同时也使听者容易听懂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不但使交流变得更加明畅,而且能达到我们交流的真正目的。作家琼瑶在“自画像”中是这样介绍自己的:“籍贯湖南,体重49公斤,1938年4月20日出生,属虎,O型血。不抽烟,不喝酒,不爱运动。最爱紫色、最爱冬季、最喜深夜、最爱吃柳丁,怪癖是不爱被陌生人拍照。基本个性——好胜、不服输,别人认为我做不到的事,我一定要试试。”这点话看似平平淡淡,不加修饰,却不失精短绝妙,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范例。

“言不在多,达意则灵”。幼儿教师讲究语言简练,不但可以提高语言效率,给人耿直而不失聪慧的好印象,而且有利于幼儿的教育工作。在教学讲解和平时与幼儿交流中,我们运用简洁的语言,就能使幼儿听懂,从而达到教学和交流的目的。

3。表达技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