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与原则(第1页)
第二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与原则
【头脑风暴】
某教师组织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活动的时候,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又唱又跳,表演相当精彩。活动过程中,幼儿看得“如痴如醉”。活动结束后,该教师认为活动非常成功,因为幼儿非常认真。
你认为该教师组织的这个教育活动好吗?为什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做了一些相关的表述:①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②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③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④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就感。⑤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纲要》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与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评价是一种比较微观和真实的评价,与教师联系更密切。通过评价者的评价(包括教师自己),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不足,讨论改进的办法,不断提高教育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能力。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幼儿学习的评价;二是对幼儿发展的评价;三是对教师“教”的评价。
(一)对幼儿学习的评价[2]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幼儿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活生生的、带有自主意识和愿望的个体才是最需要关注的。“从幼儿出发”“以幼儿为中心”“以幼儿发展为本”正是教育实践者需要在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用科学的理念和行动去付诸实践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真正价值在于促进幼儿的整体素养,激发幼儿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鼓励幼儿富有个性化的表达和表现方面。
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学”进行的评价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
主要评价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在学习、探索以及表达和表现活动中的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程度等。
2。幼儿的情感态度
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包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情感语言、动作等。
3。幼儿的学习方式
主要评价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格以及采用的倾向性学习方式和策略,包括其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个别性、独特性等方面。
4。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互动程度
主要涉及对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幼儿和教师)互动交流状况的评价,包括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与互动的次数、形式以及有效性等方面。
5。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力
主要评价教育活动中幼儿在能力发展水平上的表现和反映,包括活动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敢于提问、经验迁移、分析判断等思维发展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表达能力等。
6。幼儿的学习习惯
主要评价教育活动中幼儿对学习、探索活动的坚持性;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善于倾听他人、接纳他人意见以及与他人友好合作、交流协商等方面。
(二)对幼儿发展的评价
在对幼儿“学”的评价中,幼儿学习能力和发展水平也是重要的一项评价内容和指标。幼儿园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教育活动的设计又是在一定的目标导向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对学习结果即活动效果的评价自然成为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前的幼儿园课程是以整合式、主题式的脉络和结构而展开的,在一个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所能反映和呈现的幼儿能力和发展水平方面的信息也是交叉而多元的,它可能涉及不同的智能领域。因此,在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幼儿的发展性指标加以整理,从不同的智能发展领域出发,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幼儿能力发展评估项目和内容相结合,构成一份较完整且可操作的“幼儿能力发展水平评估表”。这样的评估表是给每位幼儿准备的,也是可以通过对若干次教育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其他活动来加以记录和作出总结性评价的。
(三)对教师“教”的评价
幼儿园教育活动是由教师、幼儿、教育活动目标、内容、手段与组织形式、环境等诸要素构成的,而其中幼儿与教师是两个紧密联系、互为主体且不断相互作用的要素。对教师“教”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活动设计是否有利于幼儿学习方式的开放化和多样化;教师设置的教育教学内容、采用的组织指导策略、创设的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促进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等方面。
1。对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
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始环节,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规定了教育活动预期所要获得的某种效果,是教育活动内容选择、方法运用、效果评价的依据和准则。因此,明确教育活动目标的过程,也就是精选教育活动内容、优化活动方式的过程。对一个教育活动目标的评价主要包括目标的表述方式、表述内容、表述指向等方面。
(1)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要具有统一性
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当以具体、可见的言语表述来反映幼儿外在的行动方式;教育活动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幼儿的“学”上,放在幼儿的“发展”上。教育活动的目标制定从幼儿角度出发,用以幼儿为主体发出的行为动词为主进行表述,而且这种表述应当体现统一性,而不是随意性的、混合性的目标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