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问题一 当新教师遇上新入园的孩子怎么办妥善应对孩子的入园焦虑(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妈妈要注意多问一些正面的话题,如在幼儿园里有什么高兴的事、和小朋友们玩过哪些好玩的游戏、讲一讲班里有意思的故事等,而不要问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是不是想妈妈了。家长应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幼儿园的有趣之处与孩子交流,带孩子一起参观幼儿园,看看幼儿园里漂亮好玩的玩具,有空就来玩一会儿玩具,多多熟悉环境和教师,使幼儿园对孩子来说不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2。幼儿园教师的工作

从每天将孩子抱在手里过渡到每天只在来园和离园时抱一抱,在一日活动中允许孩子牵着老师的衣角跟着老师。在游戏活动中,从老师陪在身边玩过渡到老师在他视线范围之内,他能与同伴一起玩。

案例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AA从不愿意来园到能离开妈妈的怀抱,让妈妈早点来接;从一整天跟着老师左右摆动身体要老师打电话到现在可以在老师的视线里活动;从不愿入睡到现在能自己去睡觉;从不吃饭到愿意让老师喂饭,再到愿意自己动手吃饭。在AA妈妈的配合下,我们看到了AA的进步。

反思

安全的依恋,帮助孩子在活动中逐渐建立安全感,使他能在不同的环境中探索、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心理、智力发育。老师和家乡要互相配合,帮助孩子建立起安全感。

★案例三:孤单★

FF到幼儿园来的第一天,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眼泪时不时地要往下掉,显得很孤单。第二天她哭得没有那么厉害了,但还是独自一个人静静地坐,不与别的小朋友玩。如果发现有人在看着她,她会移开目光或低下头。

分析

FF是个较为内向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一时会感到不适应,感到害怕,不敢主动去接触周边环境。

策略

1。和蔼的态度,宽松的环境

FF是个较为内向腼腆的幼儿,我们应注意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让她产生安全感、信任感。每天来园后教师都对她笑一笑,拉一拉她的手,摸摸她的头;每天主动找她聊聊天,说一些轻松的话题,让她感受到老师在关注她,老师喜欢她。后来,FF看到我在注视她时,也能对着我露出腼腆的笑容,偶尔也能对我说上几句话了。

2。注重同伴的快乐感染力

我特意在FF的座位旁安排几个性格开朗的小朋友。有时他们开玩笑时,FF在一旁也会看着他们静静地笑,甚至会插上简短的几句话。让别的小朋友去感染她,使她开心,让她在同龄人中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3。发现闪光点,进行表扬鼓励

在操作活动时,我发现FF能用雪花片拼出好看的花朵,立刻在所有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在洗手过程中,我发现FF能自己把袖子推上去,而其他小朋友还需要老师的帮助,我立刻在大家面前表扬、鼓励她,我们可以感觉到她的情绪因此而变得愉快,也不怕与别人的目光交流了,有时会对我微笑,有时还会静静地依偎在我身边。

★案例四:不懂分享★

新生入园的第一天,教室里到处都是哭声,VV在妈妈的陪同下来了,他似乎充耳不闻其他幼儿的哭声,很快把班上的玩具汽车都找了出来,不一会儿,二三十辆汽车整整齐齐地摆成了一条龙。这时,仕贤走过去拿了一辆汽车(显然他也想玩汽车),没料到VV拿起另外一辆汽车就往他身上打。老师加以制止,VV不再打了,但也不理睬其他人,继续玩他的汽车。子弦自己从玩具筐里拿了一辆汽车,没想到VV看到了,就跑过来要抢,嘴里还嘟囔着说:“汽车,我的。”子弦不给,他就抢,两个人就在活动室里打了起来。吃饭前,大伙收玩具了,VV拿着玩具不肯收,满脸的不高兴。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VV喊着“110车,110车”跑过来,原来,RR正拿着一辆警车在玩,VV正准备抢,老师制止他,拿了另一辆车给他玩,他却不要,把老师推开了,老师批评了他。过了一会儿,YY拿了一辆公共汽车,VV又要有所行动了。老师用眼睛盯着他说不行,并告诉他可以去跟YY商量交换,可以去拿其他没人玩的玩具,但不能抢,VV扭过身子不理老师。第三天,VV来园时哭了,不让妈妈走,说幼儿园不好玩。

分析

经过与家长的沟通,我们了解到:VV的爸爸是个独子,四十多岁时才有了这个儿子。家里人都很宠爱他,这孩子从小就爱玩汽车,家里每一次买玩具都是汽车,汽车就是他的宝贝,有时他晚上睡觉还要抱着汽车。家里就他一个小孩,在家都是他说了算。VV平时就和妈妈待在一起,爸爸上班较忙,没空管他,妈妈做事时,他就自己玩汽车,常是待在自己家,较少与邻居孩子一起玩。

幼儿在家犹如一只自由翱翔的小鸟,生活得比较自由、随性,从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中一下子过渡到有一定的规则的集体环境中,自然会加深他们入园的不适与焦虑。而在幼儿园,孩子们要过集体生活,集体生活客观上要求大家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这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个挑战。VV自我中心意识强烈、霸占玩具的欲望较强,刚来幼儿园的好奇和新鲜感一过,他感到来幼儿园得受约束,很难受,所以才会在第三天说不喜欢上幼儿园。

策略

1。强调规则,小步递进

我通过语言、眼神、肢体语言等各种方式,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告诉VV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使VV逐渐明白了上幼儿园要遵守一些规则。

2。利用讲故事、榜样示范法,教给VV与人交往的方法

我知道VV想要玩某个玩具时,不会与人商量、沟通,直接就抢。因此,我就用讲故事的方法,与班上幼儿讨论怎样较好地与人交往。我们也让幼儿学习典型的身边事例。VV对待自己想要的玩具经过了直接抢到向同伴说“给我玩一下好吗”,但问完后不管人家答应不答应就要拿走再到向同伴说“给我玩一下好吗”,问完后得到同伴的答应才拿。有时,同伴不同意,他会跑来跟我说:“他不给我。”这时,我们会引导他去玩别的玩具。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