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技师毕业设计报告(第2页)
回转型蓄热式换热器的设计
化工机械专业××级:吴达
指导老师:李晓民
(一)概述
回转型蓄热式换热器是7021厂为综合利用能源,从生产实际中提出的课题。以本换热器作该厂加热炉空气预热器,回收400℃烟道气中的余热,预热后进入加热炉,供燃烧用的空气至350℃以上。经试用,每年可节约天然气80万标准立方米,价值17。6万元。可在两年半收回总投资。
(二)设计原理
回转型蓄热式换热器是用内置蓄热体的转子在低温和高温气体通道中连续旋转,使蓄热体在高温气体通道内吸收高温气体的热量,而在低温气体通道内再把热量释放出来,传给低温气体,从而达到转换热的目的,如图1所示。(从略。编者)
(三)工作性能和使用范围
本换热器具有热回收率高、结构紧凑、处理气量大等优点,可以满足防堵塞、防腐蚀的要求。虽然目前尚存在着换热气体间的交错污染,但是对于加热炉空气预热而言,可以允许空气烟气之间有一定的交错污染,而且通过密封结构的完善和改进,可以把交错污染控制在10%以下。
以本换热器作为各种加热炉的空气预热器是可行的、有效的和经济的。
(四)主要设计要求(从略。编者)
(五)结构设计主要参数(从略。编者)
(六)主要计算公式
由于本换热器的传热原理不同于传统换热设备,采用的是NTU法,与转子的蓄热能力匹配,并计入修正系数进行传热计算。由于热转换因素复杂,需要调整的数据多,可用计算机寻求最优化数据。(以下略去原文附有的七个公式。编者)
(七)本换热器采用卧式结构
本设计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借鉴了国内同类设备行之有效的结构,如前后墙板的烟道接头,端板及支撑梁的“三合一”结构,转子轴端的迷宫封等。此外,还针对本换热器操作温度高、温度效率高、流道较长等特点,将有关部件做了如下卓有成效的改进:
1。改进后的蓄热体类型和几何尺寸对换热器的性能有决定性影响
本设计先对“强化型”“引进日本型”“波带型”“开孔波带型”四种蓄热体进行传热及充填面积的计算,在计算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强化型”作为本设计的蓄热体方案。改进后的蓄热体传热量大、引力小、不易积灰,有较好的防腐防堵性能。
为保证蓄热体各传热板的装填质量,把蓄热板的散装改为框装,在转子外筒上用螺钉固紧,以防径向、周向移动。这种框式结构构造简单,可靠,便于安装检修。
2。完善的三向密封结构
密封结构对换热器的交错污染起到控制作用。本设计蓄热体流道长、气体流动阻力势必增加,烟气侧与空气侧的压力差就会增大,而泄漏量与压力差的平方根成正比。有鉴于此,本设计采用完善的三向密封结构,以减少泄漏。
轴向密封。(内容及3个图从略。编者)
径向密封。(内容从略。编者)
周向密封。(内容及2个图从略。编者)
3。冷端抽屉门的改进(内容从略。编者)
4。设置隔热减阻板(内容从略。编者)
5。合并吹灰管与清洗管(内容从略。编者)
6。传动系统的改进(内容从略。编者)
(八)结束语
本设计从计算公式、数据选取、结构设计都以可靠性为首要原则。本换热器在技术上完全安全可靠。
六、实训演练
根据个人专业实际情况,写一篇毕业设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