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南粤王赵佗书1(第1页)
赐南粤王赵佗书[1]
刘恒
皇帝谨问南粤王[2],甚苦心劳意。朕,高皇帝侧室之子[3],弃外[4],奉北藩于代[5],道里辽远,壅蔽朴愚[6],未尝致书[7]。
高皇帝弃群臣,孝惠皇帝即世[8],高后自临事,不幸有疾,日进不衰[9],以故悖暴乎治[10]。诸吕为变故乱法[11],不能独制,乃取它姓子为孝惠皇帝嗣[12]。赖宗庙之灵,功臣之力,诛之已毕。朕以王、侯、吏不释之故[13],不得不立,今即位。乃者闻王遗将军隆虑侯书[14],求亲昆弟[15],请罢长沙两将军[16]。朕以王书罢将军博阳侯[17]。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18],修治先人冢。
前日闻王发兵于边,为寇灾不止[19]。当其时,长沙苦之,南郡尤甚。虽王之国,庸独利乎[20]?必多杀士卒,伤良将吏,寡人之妻[21],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为也。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22],以问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长沙土也[23]。”朕不能擅变焉。吏曰:“得王之地,不足以为大;得王之财,不足以为富。服领以南[24],王自治之。”虽然,王之号为帝,两帝并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25],是争也。争而不让,仁者不为也。愿与王分弃前患[26],终今以来[27],通使如故。故使贾驰谕告王朕意[28],王亦受之,毋为寇灾矣。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29],遗王,愿王听乐娱忧[30],存问邻国[31]。
注释
[1]本文选自《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南粤:与“南越”同,古越族,分布于今两广及越南部分地区。赵佗(约前240—前137),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下百越后,被任命为龙川县令。秦二世时,任嚣病故,代行南海郡尉的职务。秦亡后,起兵兼并桂林郡、象郡,自立为“南粤武王”。汉高祖时,派陆贾出使南粤,立赵佗为南粤王。吕后时,汉越矛盾激化,吕后派遣大将隆虑侯周灶前去攻打赵佗,赵佗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出兵攻打长沙国,并在打败长沙国的边境数县后撤回。汉文帝即位后,采取怀柔政策,并派陆贾使粤,送此信给赵佗。赵佗为所动,取消帝号,归复汉朝。
[2]谨:恭敬。问:问候、慰问。
[3]侧室之子:言非正嫡所生。侧室,妾。
[4]弃外:离开朝廷到外面。
[5]奉北藩于代:在代国做北方的藩王。奉,供事。代,汉代王国名,在今山西省。
[6]壅(yōng)蔽:隔绝,阻塞。
[7]未尝致书:意为不曾通使于粤。
[8]孝惠:汉惠帝之谥号。即世:去世。
[9]日进不衰:日益严重。
[10]以故悖暴乎治:因此政治苛暴,不合常轨。
[11]诸吕:指吕后的本家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等。
[12]取它姓子为孝惠皇帝嗣:吕后以后宫美人之子假称惠帝子,立为太子,在惠帝死后让他做皇帝。
[13]不释:不舍,不放下,辞让帝位而不放过。
[14]乃者:近者。隆虑侯:周灶,吕后时,曾派其率军攻打南粤赵佗。
[15]求:访求。昆弟:兄弟。
[16]长沙:汉代王国名。
[17]以:按照。博阳侯:陈濞。
[18]存问:慰问。
[19]寇灾:兵灾。
[20]虽:即使。庸: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