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杜甫诗二首1(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10]。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11]。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12]。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13]!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14]。

注释

[1]“四郊”二句:四郊,古以京邑四周百里为“郊”,这里指洛阳一带。《礼记·曲礼》曰:“四郊多垒。”垂老,年将老。

[2]“子孙”二句:焉用,哪用,何用。完,保全。

[3]投杖:丢掉拐杖。

[4]“男儿”二句:介胄(zhòu),古代战衣。介,甲衣,护身军服。胄,头盔。此处都做动词用。长揖,旧时拱手高举继而落下的一种敬礼。

[5]“孰知”二句:孰知,即熟知、深知。孰,同“熟”。死别,永别。且,尚且。复,还,仍。其,指老妻。

[6]“此去”二句:必,一定。劝加餐,勉励多吃一点,以保重身体。古诗《行行重行行》:“努力加餐饭。”这是老妻临别嘱咐,故说“还闻”。

[7]“土门”二句:土门,其地约在河阳附近,为当时唐官军据点。壁,指军营围墙。杏园,即杏园镇,那里有黄河渡口,称杏园渡,也是当时唐官军驻守据点。度亦难,指敌人也不容易从杏园渡渡河。度,同“渡”。

[8]“势异”二句:承上两句而来,表示这次是防守,情况与上次围攻邺城不同,即使战死也要拖一些时间。邺城之战,唐乾元元年(758)九月至二年三月,唐军围攻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安庆绪部,与其援军史思明部交锋时被狂风惊散溃败的作战。宽,指时间宽裕,引申为拖延时间。

[9]“人生”二句:人生难免悲欢离合,哪能选择老年还是壮年!离合,聚散。岂择,哪能选择。衰盛端,衰年和盛年,即老年和壮年。这里是偏义复词,实指老年。端,犹口语“头”,指事物开头或末尾。

[10]“忆昔”二句:回忆少壮时的太平岁月,不禁徘徊感叹。迟回,徘徊。竟,终于。

[11]“万国”二句:征戍,从军守卫边疆。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引申为战火。被,覆盖。冈峦,连绵的山。

[12]“积尸”二句:积尸,尸体堆积。腥,血腥气。丹,红色,指染红。

[13]“何乡”二句:安敢,哪里敢。盘桓,犹徘徊,流连不进。

[14]“弃绝”二句:蓬室,简陋的茅屋。塌然,犹颓然,毁伤的样子。摧肺肝,形容内心悲痛至极。

思考与探讨

1。《客从》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客从》如何批判社会现实?

3。《垂老别》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老人形象?

4。战争的正义与否应当以什么为标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