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节 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的积极影响(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2。潜力大

在极度紧张的劳作中,心血管系统可发挥最大的机能潜力,充分调动人体的储血力量。

3。恢复快

在体力活动之后,虽然心血管机能变化很大,但能很快恢复到安静状态的水平。每次搏动及每分钟输出量增加时,自静脉流入人心脏的血液也随之增加。静脉回流加快的原因是:

(1)肌肉的“唧筒”作用。肌肉有节奏地收缩时,周期性地对静脉施加压力,就能加快静脉的回流。

(2)胸腔的吸引作用。由于运动的呼吸较深,胸腔内负压也较大,因此这样可以加快静脉回流。

(3)运动时腹肌及横膈的作用,使腹腔内血液较易流人胸腔。

正常成人男子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含有红细胞450万~550万个,女子含有380万~460万个。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发挥着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重要作用。正常成人男子每100毫升血液中含有血红蛋白14克左右,女子含有12。5克左右。

众所周知,血液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运输作用以及防御作用,在体育锻炼的影响下,血液的成分及生化方面都可以发生改变。适量的体育锻炼,首先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增加,这就增加了血液的溶氧量。苏联学者研究证实,长期锻炼可使肌体碱储备增加,从而增加血液的缓冲性;这样在进行剧烈的肌肉活动时,虽有大量代谢的酸性产物进入血液,但血液也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正常反应,而不致造成酸性产物对各器官组织的刺激。

四、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运动时要消耗能量。体力活动越剧烈,氧的消耗就越多,呼吸活动也会通过各种调节方式明显得到加强。运动对呼吸机能的作用是复杂的,除能最大限度地改善人体的吸氧能力,降低呼吸中枢对乳酸与二氧化碳的兴奋性,并增强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外,据称还能促使呼吸机能出现“节省化”。试验证明,由于运动员呼吸机能的高度发展,呼吸和动作配合的协调完善,在进行定时活动时,呼吸系统各项指标的变化都比一般人要小。

体育锻炼能提高呼吸机能,主要表现为呼吸肌发达,收缩力增强,最大通气量增大,肺活量增大,呼吸差较大,一般人为6~8厘米,经常锻炼的人为9~16厘米。安静时,一般人呼吸浅而快,男子为每分钟16~20次,女子要比男子快1~2次;而经常锻炼者呼吸深而缓,每分钟8~12次。一般成人男女肺活量为2500~4000毫升;而经常锻炼的人可达4500~6500毫升。一般人最大通气量为每分钟80升左右,最大吸氧量为3。5升,只比安静时大10倍;而经常锻炼的人每分钟通气量可达100升,最大吸氧量可达4。5升,比安静时大20倍。

此外,由于长期坚持锻炼,负氧量增大,因此对缺氧耐受力强,氧的吸收利用率也较高,调节呼吸的节奏和形式的能力也较强。

五、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体育锻炼对消化器官的机能有良好的作用,它能使肠胃的蠕动加强,消化液的分泌增多,从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进而增强食欲。但是,食后立即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或比较剧烈运动后立即进食,都对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在剧烈运动时,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占优势,以致减弱和抑制了其他部位的活动,使消化中枢处于抑制中枢,因此减弱了肠胃的蠕动,并减少了消化液的分泌。

六、体育锻炼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心理方面的影响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中枢神经及其主导的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从而使得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进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增强机体适应性变化能力和工作能力。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和运动员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短。

练习与思考:

1。什么是人体的新陈代谢?

2。简述肌肉的收缩形式。

3。影响肌肉收缩力量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人体的能量系统。

5。阐述氧运输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

6。什么是最大吸氧量?人体最大吸氧量的正常值是多少?

7。阐述赛前饮食的原则。

8。什么是超量恢复?运用人体超量恢复的规律来指导身体锻炼应注意的问题?

9。体育锻炼如何影响人的情绪和意志品质?

10。合理膳食应注意哪些问题?

11。简述不同气候条件下锻炼的营养特点。

12。阐述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