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田径运动概述(第2页)
(2)田径运动是在严密的组织下,按严格的规则和要求进行的。它能培养人遵守纪律、加强责任感的性格,树立集体主义的精神。
(3)田径运动主要是个人项目,运动员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运动水平,更多地依靠自己独立地完成任务。因此,它有助于个性的形成,有利于心理素质的培养。
(4)田径运动的技术变化小,单一重复的动作较多,尤其是训练期间,相对枯燥死板,训练量较大。因此,从事这项运动能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2。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
田径运动的不同项目对提高身体的有关能力和相应的身体素质,对提高人的健康水平有明显作用。
短距离跑是人体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一种运动,它能使有氧系统酶的活性增加,提高最大摄氧量,同时还有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灵活性。它是发展快速运动能力和提高无氧代谢水平的重要手段。
从事长距离跑和竞走,能增进肺和呼吸系统的工作能力。由于人体在有氧情况下进行运动,在运动中消耗的能量较大,能防止人体内脂肪储存过多。它是提高心肺机能和发展人体耐力的有效手段。
跳跃是人体在短时间内高强度神经活动和肌肉用力克服障碍的运动,能使人的感觉机能得到加强和提高。它是提高身体控制和集中用力能力以及发展协调性、灵敏性的有效手段。
投掷项目是表现人体力量的运动,能使人体肌肉发达、力量增强,改善人体灵活性。旋转类项目能使神经过程具有高度的均衡性,使前庭分析器具有很高的稳定性提高肌肉力量、改善神经过程和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
(二)田径运动的特点
1。广泛的群众性
田径运动是最普及、参与人数最多的运动项目。在学校体育中,它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在群众体育中,它最受欢迎而且最易被接受。其主要特点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性强,可选择余地大。参加田径运动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不同的项目,还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要确定适合个人的项目,使人体健康水平得到全面发展。
(2)受条件限制因素小。田径运动受时间、气候影响小,通常只要在室外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即可进行。
(3)可参与性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都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
2。激烈的竞争性
田径运动竞赛是能力、技术和心理的较量,特别在高水平的比赛中更加明显。运动员的成绩越来越接近,经常以微弱之差决定胜负。因此田径运动竞赛非常紧张而激烈,运动员不仅要精力高度集中,还要不畏强手,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最高水平。田径运动的竞赛在实力的较量中,将激烈的竞争气氛贯穿于全过程。
3。严格的技术性
田径运动的项目有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就各项技术动作而言,不同于技巧性项目,也不同于其他一些直接对抗性的项目。比赛中的田径技术相对稳定,动作结构也不是非常复杂,但是它对技术要求却特别高。因此,田径训练中的技术训练内容贯穿运动员培养过程的始终,只有不断地细化个人技术,不断地使技术达到自动化程度,才能在任何场合表现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4。能力的多样性
田径运动的基本动作形式为走、跑、跳、投项目,反映了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能力。
四、田径运动的发展
(一)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我国现代田径运动已有90多年的历史,在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在旧中国举办过7届全运会,新中国成立后举办过10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是历届全运会的重要项目。我国现代田径运动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引进和开展阶段(1910~1948年)。
第二阶段:田径运动迅速普及和提高的阶段(1949~1966年)。
第三阶段:我国田径运动遭受浩劫阶段(1966~1976年)。
第四阶段:田径运动迅速恢复发展阶段(1977~2001年)。
(二)世界田径运动现状
(1)许多国家都重视开展群众性田径运动。
(2)比赛次数增多,比赛项目增加,比赛规模加大,运动员训练周期中的准备期缩短,比赛期延长。
(3)田径运动员的职业化,训练更加科学系统化。
(4)重视营养与恢复,加强兴奋剂检查。
(5)世界田径运动实力新格局开始形成。
(三)田径运动发展趋势
(1)田径运动在更多的国家里将更普及、更广泛地运用于健身。
(2)世界田径运动实力的格局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女子将争取到与男子比赛项目相同的权利,女子田径运动将进入崭新的阶段。
(4)田径运动员职业化、训练科学化将会更进一步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