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武术运动概述(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节武术运动概述

一、武术的概念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武术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

武术是中国传统的技击术。它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徒手或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无论是对抗性的搏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为技术核心的。

武术是体育项目。它明显区别于使人致伤致残的实用技击技术。套路运动中尽管包含丰富的技击方法,但其宗旨是通过演练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能力,进行功力与技巧上的较量,在技术要求上与实用技术有一定的区别。

武术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任何体育项目都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但是,没有任何项目像武术这样具有浓郁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武术是传统的,它在民族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产生、衍化发展,融汇了易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它内涵丰富,寓意深邃,既具有体育运动强身健体的共同特征,又具有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哲理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集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在体育领域的智慧。

二、武术与传统文化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创造并形成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文化的滋润,形成了不同于现代西方体育项目的独特的东方体育文化表现形式。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武术在各方面都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

(一)武术体现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不仅在我们民族兴旺发达时期起过积极的作用,在我们民族危难之际,也是激励人们起来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有着重要作用

1。武术可以培养现代人的竞争意识

武术是锻炼体魄、防身自卫的一项身体运动。强健的体魄能保证机体承受社会劳作的苦累,抵御严寒、酷暑、疾病对人体的侵袭,在艰苦的环境中求生存。防身制敌技能还可以抵御敌对者的武力侵犯,更好地保护自己。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大多在竞争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武术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追求礼让的竞争观,长期练习武术,有利于提高个人素质,调节不良情绪,缓解竞争压力,对培养正确的竞争意识有着独特的作用。

2。武术可以培养现代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与和谐人际关系

重义轻利,历来是武术文化所推崇的武德信念。大学生要建立起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当国家和人民利益受到损害时,要奋不顾身,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学习武术对现代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影响。武术文化追求和谐,注重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极强的“人际和谐”的价值取向。武术文化是刚柔相济的,既表现出宽厚待人的思想,又追求积极进取精神,既可以让练习者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学会关心人、帮助人、成就人,认真为社会做贡献;又能够教化人,学会宽容人、体谅人、尊敬人,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武术文化的这种内在教化和要求,对现代人建立正确和谐的人际关系无疑可起到促进作用。

3。武术可以培养现代人的意志品德

习武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习武者需要经受身体上的痛苦和意志上的考验。常年的磨炼,对人的意志品质的形成有着很好的培养作用。

(三)尚武崇德是武术文化的重要内涵

武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突出强调道德修养的作用,并以传统的崇德扬善道德观来协调习武者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德与“艺(武技)”的统一。我们提倡的武德要把习武同弘扬祖国文化联系起来,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建立起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形成爱祖国、爱人民、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武德思想。习武者应树立理想,为国争光;尊师爱生,团结互助;爱国爱民,见义勇为;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自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三、武术运动的特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