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乒乓球基本技术(第4页)
常用弧圈球有以下几种:
1。正手加转弧圈球
击出的球弧线较高,球速较慢,上旋很强,着台向后滑落快。这种球往往使对方击球出界或出球高,为扣球创造机会。打法是当球从台面弹起时,手臂向前上挥动,前臂在上臂带动下很快收缩,拍面与台面约成80°角在球下降期间用拍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见图15-27、图15-28)。
图15-27直拍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图15-28横拍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2。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击出的球弧线较低,球速快,前冲力大。正手拉前冲弧圈球是弧圈型运动员的主要得分手段。
打法是当球从台面弹起时,腰部由右向左转动,前臂在上臂的带动下发力,手腕略转动,拍面与台面约成50°角,在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见图15-29、图15-30)。
图15-29直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图15-30横拍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3。正手侧上旋弧圈球
出球有强烈的侧上旋,球着台后会拐弯,给对方回击增加困难。
4。反手弧圈球
多为横握拍运动员采用。一般给正手抢攻,抢冲创造机会,也可直接得分。
5。正胶小弧圈球
用正贴海绵胶皮拉出的弧圈球是快攻型打法对付下旋球的一种辅助技术。
(十一)削球
一项重要的防守技术。削球时,通过球的旋转和落点的变化调动对方,伺机反攻得分。削球分为正手削球和反手削球。
1。正(反)手近削
击球动作较小,回球速度快。近削逼角时,对方回击困难,击球时身体离台稍近,拍面稍后仰,前臂用力向左(右)前下方切削,手腕配合下压。一般是在来球高点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下部(见图15-31、图15-32)。
图15-31直拍正手近台削球
图15-32直拍反手近台削球
2。正(反)手远削
击球动作较大,球速度较慢,弧线较长,出球较稳,利于接旋转变化和防守对方的扣球。身体离台1米处。击球时,手臂向左(右)前下方挥动,拍面后仰,手腕在拍与球接触的瞬间转动,在来球下降期摩擦球的中下部(见图15-33、图15-34)。
此外,还有削追身球、接突击球、削弧圈球、接短球等。
图15-33直拍正手远台削球
图15-34正拍反手远台削球
(十二)搓球
还击下旋球的一种技术。搓球回球稳健,旋转和落点变化较多。因此常用作进攻的过渡手段。搓球分正、反手搓球。根据击球时间又分为快搓和慢搓。在来球上升期,拍面稍后仰摩擦球的中下部为快搓球;来球下降时,拍面后仰摩擦球的中下部为慢搓球,搓球时可运用转与不转迷惑对方。转球用拍面摩擦球,不转则用拍面把球托出。
搓球可分为:快搓、搓球摆短、慢搓、搓转与不转、搓侧旋(见图15-35至图15-38)。
图15-35直拍正手快搓
图15-36横拍正手快搓
图15-37直拍反手快搓
图15-38横拍反手快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