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节 篮球基本战术(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3)防守有球队员要逼近对手,主动攻击球,积极封盖投篮,干扰传球,堵截运球,并伺机抢球,迫使对方处于被动局面。

(4)防守无球队员要根据对方、球和离球篮的距离选择人球兼顾的位置,防守离球近的队员要贴近防守,切断对方的传球路线,不让对方接球,防守离球远的队员要缩小防守,在控制住自己对手的基础上,协助同伴防守。

(二)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是最基本的进攻战术,在比赛中运用得最多、最普遍。所以,每个篮球队都应该掌握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的战术。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的战术队形有“2—1—2”“2—2—1”“2—3”等。

进攻半场人盯人防守基本要求:

(1)要根据本队队员的身体条件,技术水平,选择进攻战术配合和适宜的战术队形,以便扬长避短,发挥本队的优势。

(2)由防守转入进攻时,在前场要迅速落位,形成战术队形,立即发动进攻。

(3)在组织战术中,应该注意各种进攻基础配合之间的衔接和变化,即要明确每个进攻的机会,又要明确全队的进攻的重点,还要保持进攻的战术连续性。

(4)组织进攻战术时,应该尽量做到内外结合,左右结合,要扩大进攻面,增多进攻点,增强战术的灵活性。

(5)在进攻配合中,即要积极地穿插移动,又要注意保持攻守平衡。在进攻结束时,即要有组织抢前场篮板球,又要有组织地进行退守。

五、区域联防与进攻区域联防

(一)区域联防

区域联防是由攻转守时,防守队员迅速退回后场,按每个队员分工负责防守一定的区域,严密防守进入该区域的球和进攻队员,并与同伴协同防守,用一定的队形,把每个防守区域有机地联系起来,组成全队防守战术。

区域联防的常用形式有:“2—1—2”(见图12-45)、“2—3”(见图12-46)、“3—2”“1—3—1”等。

图12-45“2—1—2”区域联防

图12-46“2—3”区域联防

1。区域联防基本要求

(1)根据区域联防的形式,队员的条件和技术特长,合理分配队员的防守区域,发挥队员在各自防守区域的作用。

(2)由进攻转入防守时,要积极阻止对方的攻势,有组织地快速退守和及早落位布阵防守。

(3)防守队员要协同一致,随球积极移动,并张开和挥动双臂,相互照应,形成整体防守。

(4)防守持球队员,应按照人盯人防守的要求,积极阻扰对手投篮、传球和运球,严防从底线运球突破。

(5)防守不持球队员,要根据离球的远近和防区中进攻队员的行动,积极抢位或堵截,不让对手在有威胁的区域内接球,随时准备协同同伴进行“关门”“补位”等防守配合。

(6)当进攻队员采用穿插移动时,应根据其行动方向,进行跟防或接防,并迅速调整防守位置或队形;当进攻队投篮后,每个防守队员都要堵位和抢位,有组织地争取篮板球,及时地发动快攻。

2。区域联防运用的时机

(1)对方外围中、远距离投篮不准,而内线威胁较大时。

(2)对方频繁地采用穿插移动和运球突破,而本队个人防守技术较差,或犯规较多。

(3)为了使对方不适应,有策略地改变防守战术。

(4)为了加强有组织地抢篮板球和发动快攻时。

(二)进攻区域联防

进攻区域联防是针对区域联防的形式和变换特点所采用的进攻战术。基本形式有:“1—3—1”(见图12-47、图12-48)、“1—2—2”(见图12-49)、“2—2—1”“2—3”等。

图12-47“1—3—1”进攻区域联防

图12-48进攻区域联防

图12-49“1—2—2”进攻区域联防

进攻区域联防基本要求:

(1)由防守转入进攻时,首先要积极发动快攻,打乱对方队形部署。

(2)当队员已经组织成区域联防时,进攻队员应针对防守队形,采用插空站位的进攻队形组织进攻。

(3)组织进攻区域联防战术,应耐心地用快速的传球转移进攻方向和积极穿插移动,调动和牵制防守,创造进攻机会。

(4)进攻区域联防要用准确的中、远距离投篮,迫使对方扩大防区,有利于内外结合的攻击;要在防守的薄弱的区域组织进攻;要在局部地区以多打少;拼抢篮板球,争取二次进攻,还应注意保持攻守平衡,准备退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