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四文学的风格(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作品刚健,首先在于气势,即具有豪迈雄壮的精神气魄。精神气魄是作家进行艺术创造的内在动力。只有精神崇高,胸襟博大,积极进取的作家,才能造成豪迈宏大的气势和风格。李白、苏轼、辛弃疾,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类作品的突出表现,就是洋溢着一股夺人胆魂的英风豪气。豪放之诗,不仅贯注豪放之气,还要抒发豪放之情。激烈、高昂、开朗,是刚健之作的感情特色。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现了诗人**的欢快豪情。

描绘雄奇的景象,也是这类作品的显著特点。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用了大量的篇幅描写梦游天姥幻境的瑰丽奇观,使人目不暇接,心魄震**。刚健的风格显示为气势恢宏、境界开阔、情感激越。在审美效果上,令人亢奋、激动、昂扬。

(2)柔婉

柔婉的作品,内在和美,外表秀丽,表情曲折委婉,给人娴静和谐的感受。柔婉的作品,气质轻柔祥和,它一般不表现激烈的矛盾冲突,无刚猛粗犷的气势。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杜牧的《江南春》、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袅娜轻曼,绮丽优美,给人舒适怡悦的感受。表情婉转,潜细入深,是这类作品的重要特点。如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写的是清秋节离别之情。词里以细腻委婉的笔法,曲尽离别之苦,层层铺叙,情景兼融,音律谐婉,语气妥帖,其柔婉之风致令人回味不尽。据俞文豹《吹剑录》载:“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此评十分中肯。

柔婉风格的作家,最擅长表现离愁别恨的主题。不论是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还是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都可谓情调凄切婉转,哀怨动人。如苏轼《前赤壁赋》所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实在是韵味深长,能引起人们不尽的情思。大致说来,柔婉的风格曲折绵远,细腻婉转,语言秀美,情韵深长;在审美效果上往往令人怡悦依恋,感叹不已。

2。浓丽与素朴

(1)浓丽

浓丽就是浓烈华贵,绚丽多彩。浓丽是“内极才情,外周物理”的表现,是“铺锦列绣”“错金镂彩”的铺陈。

司空图《诗品》“纤秾”曰:“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又“绮丽”曰:“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浅者屡深。露余山青,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樽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都是说浓丽的繁华绮艳之美。

浓丽的风格是与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内容和作者抒发感情的性质密切相关的。刘白羽说:“我们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灿烂辉煌,我们怎能没有与之相称的热情洋溢,文采焕发的作品去反映它呢?”

文采的富丽出于生活的富丽和感情的充沛。屈原的《离骚》,司马相如的辞赋,从质朴的“国风”诗歌中冲决而出,实为生活所需,感情所至。这不仅符合文学发展的规律,也是作家创作个性的必然表现。汉魏三曹,风骨同一,但表现各异:曹操雄浑,曹植峻爽,曹丕则以华丽见长。

浓丽之作,富于夸饰讲究铺陈,意在畅人之情,极物之貌。如范仲淹《岳阳楼记》: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这里用了十四句话,而只写得春景和秋景,句子多,对偶也多,表示色彩的字也多,极富浓丽之色彩。

当然,繁华不是浮华,浓丽不是绮靡。浓丽不仅文辞显耀,而且文质相称,即以华丽之形传应有之神。如果内容空虚,一味堆砌辞藻,浓涂厚抹,只能华而不实,徒具形式而已。

浓丽的作品,一般色彩潋滟,强烈醒目。李贺的诗尤其突出。如《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王龙为君死。

这首诗句句着色,且十分鲜明,既重且浓,对比强烈,显得深沉厚重而又绚丽多彩。诗的内涵刚健悲壮,从色彩上看,则是浓丽风格的典型之作。

(2)素朴

素朴是一种常见的风格,它有着质朴、单纯、通俗、冲淡的丰富内涵。素朴本性质朴真切,形式自然明洁,给人平淡而悠远的感受。这种真实自然的美就是素朴美。素朴美是一种极高的美学境界。

席勒在《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中说,素朴的作品,追求单纯的自然和感觉。艺术家用来处理题材的那种冷冰冰的真实简直近乎无情……他自己就是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就是他自己。

素朴的作品首先要单纯、简洁、洗练,即内容简要,形象明晰,内涵丰富。

素朴的作品冲淡。冲淡本来是人的一种性格志趣,一种冲和淡泊的胸怀。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具有淡泊虚静的特点。这样的作品从朴素中透出宁静祥和、高雅悠远的韵味。

冲淡的风格出自冲淡的人格。陶渊明的诗文就是他人格的见证。他年轻时候就种下“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思想根芽,终于促成了他“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挂印归田的壮举。《归园田居》《饮酒》等诗,就是冲淡风格的代表。如《饮酒·之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