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5 案例分析(第3页)
18。按有关规定,企业厂长(经理)持有____是其能够对本企业实施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凭证。
A。安全管理资格证书B。安全工程大专毕业证书
C。安全工程专业证书D。上级机关的任命书
19。安全管理中的因果关系原则,是从事故的因果关系中认识必然性,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性,变不安全条件为安全条件,把事故消灭在早期____阶段。
A。起因B。发展C。萌芽D。产生
二、判断题
1。损失工作日是指被伤害者失能的工作时间,是衡量伤亡事故伤害程度的指标。()
2。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和物质称为致害物。
( )
3。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为事故的直接原因。
( )
4。损失工作日等于和大于100日的失能伤害为重伤。
( )
5。(一般)死亡事故一次事故死亡少于3人(含3人)的事故。
( )
6。千人死亡率是指某时期内平均每千名职工中,因工伤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7。伤害严重率是指某时期内,每百万工时,事故造成的损失工作日数。
( )
8。百万t死亡率是指某时期内,平均生产每百万t产品,因工伤亡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
( )
9。在事故类别中,“车辆伤害”是由运动中的机动车辆引起的伤害事故。
( )
10。在事故类别中,“淹溺”是指人落入水中,水侵入呼吸系统引起的伤害事故。()
11。在事故类别中,“高处坠落”是指人在工作面由于失去平衡,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引起的伤害事故。
( )
12。在事故类别中,“透水”是指煤矿井下开采时,意外水源造成的伤亡事故。
( )
13。在事故类别中,“瓦斯爆炸”是指瓦斯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爆炸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不包括煤尘爆炸事故。
( )
14。在事故类别中,“容器爆炸”是指压力容器破裂引起的气体物理性爆炸事故。不包括容器破裂后,其中的可燃性**形成的蒸气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爆炸混合物,接触火源时发生的化学爆炸。
( )
15。国务院第34号令中,“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特别重大人身伤亡或者巨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故。
( )
16。事故责任分析是根据事故调查所确认的事实,通过对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分析,确定事故中的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
17。企业主管部门和劳动安全监察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监察部门;重大死亡事故要在24h内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劳动安全监察部门。()
18。在分析事故责任时,如果查清:本企业的员工没按规定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未经工种考试合格上岗操作,应该追究领导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