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实现机械安全的途径(第5页)
1。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的____和____。
2。____的物体和物质,称为起因物。
3。在影响劳动者安全健康的人、____、____三项主要因素中,针对设计阶段的内容,以物和环境为重点,着重介绍具有共性和原则性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改善劳动条件的技术措施,这应是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劳动安全卫生评价的主要内容。
4。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事故分析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七项内容进行。
5。在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中,根据其____,确定责任者。
6。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伤亡事故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包括____损失价值、____损失价值、____损失价值、处理____的费用、____培训费用和其他损失费用。
7。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我国对伤亡事故经济损失,按其严重程度分为4级,即____损失事故、____损失事故、____损失事故和____损失事故。
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____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____,组织____,防止____,减少____和____,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____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得____,____或者____,不得破坏____,毁灭____。
9。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____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过____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____。
10。在对事故分析中,以____作为划分事故类别的依据。
11。在判定伤亡事故责任者时,根据直接原因确定直接责任者,如果不安全状态是直接原因,则____的人是直接责任者;如果不安全行为是直接原因,则____的人是直接责任者。
12。伤害平均严重率为每____受伤害的平均损失工作日。
13。处理环境污染费用属于____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14。用机床加工工件时,刀具飞出伤人的事故,事故类别属于____。
15。高温引起的皮肤及其他器官,组织损伤事故,事故类别属于____。
16。盛装液化气的钢瓶受热爆炸破裂,液化气汽化后与周围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产生化学爆炸,事故类别属于____。
17。煤矿井下放炮不慎,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类别属于____。
18。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____因素、____因素和生物因素三大类。
19。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客观存在的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要发给劳动者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个人防护用品属劳动保护的____措施。
20。1990年原劳动部颁发了《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对女职工及女职工在____期,____期____期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四、简答题
1。按照国务院75号令,事故调查组的职责是什么?
2。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1986),对事故调查时搜集物证有什么规定?
3。在事故调查分析中,起因物和致害物指什么?划分事故类型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某车间内的天车(行车)正在吊一钢制部件运行,1名工人从天车下走过,因钢丝绳突然断裂,部件落下将工人砸死。请回答:
(1)起因物是什么?(2)致害物是什么?(3)事故属于哪种类型?并简要说明依据。
五、事故案例分析
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3万吨,实际年产量6万吨,立井开矿,中央边界式通风,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
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年×月×日,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时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15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米处挂在背板上的11个电雷管拖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26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8万元(时值)。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