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任务二 选择适当的社区服务方式(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任务二选择适当的社区服务方式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青少年社区服务的分类及其要求。青少年个案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青少年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青少年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等。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社区青少年自身特点,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青少年社区服务。

工作任务描述

刘新,新入职的社区工作者。在日常工作和走访中,发现一些青少年上网成瘾问题比较严重,还有一些青少年经常上课时间在社区游**。一些青少年的家长向社区反映孩子放假在家没事情做,总是看电视,家长很担心孩子的视力,但是没有时间管理。小区中一些门店和商铺的孩子,还有一些打工子弟,都是高中生了,见了人还躲躲闪闪的,很怕和生人说话。还有一些登记在案的贫困户或低保户,做家庭情况调查的时候发现,一部分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没有学历,找不到工作。他作为社区工作者,希望能够为这些青少年提供一些服务,但是不知该如何开展。

问题思考:

1。刘新可以提供的社区服务有哪些?

2。为刘新做一个工作计划表。

工作任务分解与实施

一、评估社区内的青少年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发现社区中的一些问题,应该收集这些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可以通过调查的方式,考查青少年的基本需求、特殊需求和现存问题,对这些需求做一个排序,这样可以在社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满足青少年最紧迫的需求。

二、争取资源,为青少年建立活动场所和学习环境

青少年的思维能力处于一生之中的最佳水平,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家长没有时间、生活条件不富裕或是融入城市生活困难等环境因素,限制了青少年的积极发展。调动和争取资源完善社区环境,可以使更多的青少年和他们的家庭受益。如在社区内建立青少年服务中心、学校、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等。逐步改善环境,扩大机构规模,让青少年有更多机会学习和丰富课余生活,同时配备专业社工参与与青少年的互动活动中,会使青少年有更好的发展,比如联合社区在周末为青少年组织活动。

三、加强宣传教育,争取广泛支持

让社区居民重视青少年的需求和成长,也鼓励孩子的家长积极参与青少年活动,了解他们的心声,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有条件的父母也应该为社区服务站争取更多的资源。服务站也应和学校广泛接触,同学校结合起来,共同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四、建立社区青少年网络化沟通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服务

首先,建立对外公开发布的官方网站或是微博、微信交流平台;其次,与教育机构、有关社区组织形成联系,争取更多机会和资源;再次,和周围社区形成网络联系,这样可以形成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有助于青少年的人际沟通和交往;最后,维持线上交流、展示的功能,社区工作者要定期查看线上信息,筛选出有特殊需要的个体,开展线下的一对一干预或其他服务。

五、撰写项目计划书

开展项目之前要争取资源,需要撰写项目计划书,项目计划书要包括项目的意义、目的、开展的具体方法、需要的资源、开展服务日程安排,评估方法以及应急预案等。

以下为项目计划书案例。

社区青少年服务项目计划书

一、服务立项

(一)项目名称: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二)服务对象:碧江区“社区青少年”

(三)服务时间:2014。5。26—2014。6。26(共一个月)

二、项目背景

(一)问题与需求评估

1。由于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都比较溺爱,需要的东西父母都会满足,对父母形成依赖,导致很多青少年都不能独立自主,有些甚至变成啃老族,导致毕业后长期找不到工作,变成闲散青少年和失业青少年等。

2。现在很多家庭父母要不外出打工,要不就是双职工,没时间管教孩子。孩子与父母相处时间特别少,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同时由于对孩子缺乏管教,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暴力游戏。法律知识的缺乏还导致很多青少年犯罪。

3。因为现在辍学的青少年越来越多,辍学后有的在社会上闲散着,出现了边缘青少年,同时导致很多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犯罪。

4。由于我国的教育基本属于应试教育,只重视学业,不重视体育锻炼,很多青少年体质越来越弱,同时也养成很多青少年不喜欢体育锻炼的习惯,导致体质越来越不达标。

5。因为我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有些青少年家庭比较贫困,形成了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

(二)介入理念与理论

1。社区青少年教育服务

我国社区青少年群体的一大特征是“无法就学”。需要针对社区青少年的群体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适合各种特征的科学的青少年教育。比如:道德观教育、法制教育、身心健康教育、价值观教育等。

2。社区青少年心理援助

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上的暴风骤雨时期。如果青少年心理与生理不能同步发展,会导致心理发展的滞后。主要表现为认知偏差、情绪困扰、人格障碍、人际交往障碍等。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情绪辅导;对已经出现人格障碍的青少年应及时矫正;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和谐的生活环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