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精神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第4页)
幼儿园应当组织多种活动激励、赞赏教职工,增进相互间的信任,以良好的人际性引领为抓手,逐渐在教师中形成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精神文化氛围。同时,幼儿园要架起交流沟通的桥梁,通过沟通与反思,逐步确立教师的共同愿景,促进园所的精神文化建设。
案例1教师专业特长培养
为了能使园内教师熟练运用PPT及Word文档等办公软件,开学初,幼儿园安排园级骨干教师张老师参加丰台区信息中心组织的计算机培训,并任命她为园信息技术组的组长,负责组织全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工作。幼儿园鼓励张老师将外出学习获得的这方面的方法、技巧与大家分享,发放教师调查问卷,了解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制订培训计划,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张晴)
想一想
案例中,幼儿园管理者站在教师的角度,帮助教师在不影响自身工作的情况下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少的教师却只会一些简单基本的操作,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针对这一现象,园领导找出了解决方法,大胆启用青年教师,给任务,压担子,捕捉教师身上的闪光点,为其创造学习空间,鼓励她学习后再把内容分享给园内的所有教师。这样的举措,既解决了教师们的实际问题,又历练了青年教师。
案例2钢琴比赛促进教师技能发展
钢琴小组又活动了,组长吴老师先给大家讲解边弹边唱的技巧之一熟悉键盘,接着又给大家讲了乐理知识。随后,吴老师给组员留了作业:练习卡农练习曲;请大家挑选小、中、大班的儿童歌曲作为伴奏改编曲目。吴老师与组员约定好半个月后,将弹一首练习曲和一首自己改编的儿童歌曲作为技术大练兵的比赛内容。
大家回去后,纷纷忙了起来。有的教师利用下班时间坐在钢琴边上熟悉键盘;有的教师在绞尽脑汁地改编儿童歌曲的伴奏,还一边写着一边哼哼着改编的曲调;还有的教师在三三两两地模拟考试的过程,请大家看着其中一个人弹琴,以便让自己适应在群体环境中进行演奏。临近比赛的时候,同事们都关心地问起弹钢琴的事:“你的曲子练好了吗?”“你选的是哪首歌?可别和我重复了。”“你听听我改编的好听吗?不行我再改改。”……
转眼到了钢琴比赛的时间。园长、业务主任、工会主席、钢琴组组长吴老师来当评委,工会委员来当主持人。领导讲话、抽签、比赛、评论、公布成绩、获奖感言,一套程序进行下来,让人有种奥斯卡颁奖晚会的感觉。
尤其是教师们的获奖感言,都特别感人。“我原来不会改编曲子,经过吴老师的培训,我已经学会了6种和弦,4种伴奏方法。小、中、大幼儿歌曲基本能够自己编排伴奏了。我特别感谢吴老师,也更加感谢幼儿园安排了这次技术大练兵活动,它使我得到了提高。”还有的教师说了实话:“我平时练琴少,总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练习。现在我发现利用孩子离园后、教师下班前的一小段时间练琴,长此以往,积少成多,也是可以把琴练好的。只有抓紧时间提高的人,才能获得熟练的技巧。弹琴是这样,研究教学也是这样。”
最后,工会主席总结发言:“工会应多配合保教部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技术练兵活动,使你们在活动中陶冶情操,熟练技巧。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并把它运用在一日工作中。”
经过这次钢琴比赛活动,教师们的弹琴、配乐专业技能普遍有所提高。比赛筹备期间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帮助,也加深了他们的工作友谊。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付静)
想一想
案例中,工会配合保教部门,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技术练兵活动,营造和谐快乐的氛围,使教师们在活动中提高了教育技能,启迪了智慧。这启示我们,要为教师创造集体与自学、小组结伴学等多种方式学习相关知识的条件,通过组织竞赛、评比的方式促进教职工良好艺术修养的养成、知识理论与专业技能的提升。
案例3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
幼儿园每学期都运用多种方式组织丰富的交流研讨活动,以此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教师将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教育理念加以整合。
课件能够丰富课堂材料,激发幼儿兴趣,增强幼儿参与度,因此课件制作是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幼儿园里的资深教师不少,在带班经验上他们当然是前辈,但在运用新媒体方面,他们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在现代教学中,怎样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方式理念相结合呢?教师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为此,幼儿园专门成立多媒体计算机小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定期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教学、研讨活动,研讨如何整合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教育理念。在组长的带领下,大家群策群力,探索了多种课件制作的方法,提高了多媒体创作水平。在研讨中,大家在整个课件的选材、课程安排、图像色彩、音频的处理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互相肯定优点的同时也坦率地指出不足之处。此类研讨活动不仅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还让他们进一步明确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与教学的关系,知道了如何实现现代教育方式和幼儿园传统文化教学的结合。
幼儿园还有更多的教研形式。例如,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日,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由引领教师对本周教学内容进行梳理,预设典型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同教研组教师进行讨论,通过交流研讨找到解决一些共性的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幼儿园还会开展“青蓝组合”间的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活动,加强对教学问题的研讨和交流。幼儿园也会定期聘请教研领导到学校进行调研,加强教师的教研能力,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保证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幼儿园对教师进行学科培训时会采取“互动式”的培训,即教师将自己的困惑、问题、现象摆出来,由有经验教师针对具体的情况,用一定的理论做支撑,进行培训、指导,提出预设性策略,使青年教师在交流中、在相互碰撞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顾萌)
想一想
作为北京市丰台区示范幼儿园,案例中的群英幼儿园坚持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方针,传统文化为特色,京剧为亮点,办出让幼儿快乐、家长满意、领导放心的优质特色园所为总目标,肩负着研究中国优秀文化、感染幼儿、提升教师和传承教育的责任。幼儿园将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教育理念加以整合,不断探索,大胆实践,锐意进取,逐步形成了“温暖、祥和、自然、开放”的园所文化,和民主、开放、有效的“互动式”园本教研模式,使幼儿园润物细无声的园所精神文化管理渗透到每位教职工的心里。
案例4夸夸身边的好伙伴
王老师和张老师因为一点小误会,彼此都很生对方的气,谁看谁也不顺眼。你也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两个人在工作中总是磕磕碰碰的,充满了火药味。
她们都把自己的委屈写成信,投放在了园长信箱中。园长分别找这两位教师谈心,了解了其中的缘由,帮她们解开了误会。
园长说:“还记得我们园训的前两个词是什么吗?”
两位教师都说是“温暖”“祥和”。
“对,是温暖、祥和。我们共同的目标是为了温暖祥和地在幼儿园工作,周围都是朋友、伙伴。有困难互帮互助,有缺点互相原谅,这样我们的心里满怀感恩,会生活得多幸福啊。因为一点小误会心里就结下疙瘩,谁见谁都别扭。长此以往不利于工作不说,自己心里也会不快乐,身体也会因烦恼而受到伤害,你们觉得这样值得吗?”
两位教师低下头,沉思了一阵,不约而同地说:“不值得。我们不应该因为小事记恨对方,要多理解、宽容对方。”
园长继续说:“好,你们既然都宽容了对方,那你们夸夸你身边的这个工作伙伴,说说她有什么优点或者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吧。”
张老师说:“王老师很聪明,她上课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值得我学习。”王老师也说:“张老师动手能力很强,她做的玩教具好玩美观又结实耐用,比我做的好多了。”
园长高兴地说:“你们看,你们这么了解对方,一定是从心里很佩服对方。以后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好不好?我希望你们能成为工作中的好伙伴,生活中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