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节 园长与家长关系的管理(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一节园长与家长关系的管理

家长是有力的教育资源,接受家长的合理建议和督促,将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从公共关系的角度看,家长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之一,良好的家园合作能在家长中形成良好的口碑,从而让园所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园长要有了解家长需求的意识,争取家长的配合,实现同步教育的质量。园长的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谋求发展,资源共享,搭建平台,与家长共赢,最终打造出高质量的品牌幼儿园。同时,家长也是幼儿园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幼儿的发展是家长首要关注的部分,幼儿在园中的情绪、饮食、学习、安全等都是他们关注的焦点,再加上幼儿最大的特征就是活泼好动,很容易发生意外,所以幼儿园的公共关系中,与家长的关系最为关键。在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之外部调试管理中提到,园长要“充分认识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促进家园共育”。

案例23食谱风波

幼儿们的饮食安全是家长们很关心的一个方面,对幼儿园的食堂规范管理是园长工作的重点之一。园长要确保所有原材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为了让孩子吃到放心肉馅,幼儿园自购绞肉机绞肉;为了防止孩子们的点心含有添加剂,幼儿园自备烤箱,有专业面点师为孩子们做点心;最特别的是,孩子们的食谱,会邀请家长或家委会参与制订。

其中有位幼儿的爷爷,对营养及养生非常感兴趣,常常看相关的书籍和收看同类节目。于是,在制订新一周的幼儿食谱时,我们邀请他加入。然而,在食谱制订后,却有两位妈妈跑到园长室表达了不满。原来她们是抱怨食谱中有10克香肠,认为这是熏制食品,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

了解情况后,园长给家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第一,首先保证香肠的质量问题,园所可以提供购买食品的合格证明。第二,幼儿食谱制订不光要遵守营养充足、平衡膳食、合理带量的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幼儿身心特点的原则,单调的食物容易让幼儿产生厌食或偏食。第三,幼儿园的食谱制订是由园所保健部的营养师把关,不光科学,还受相关的专业部门如卫生局、药监局所监督,同时还欢迎家长的监督。

两位妈妈在听取了园长的耐心解释后,认同了幼儿园食谱制订工作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于渊莘)

案例分析

在事件当中两位妈妈因饮食习惯的不同而对幼儿园食谱产生不认同,而园长的解答体现了专业化及园所的精细化管理,不光能从食品、原材料的采购上严密把控,更在食谱制订上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更配有高透明度的监督机制,最终赢得了家长的认同。

案例24家长给家长的解释更给力

有一年,暑假期间,我们幼儿园出现了手足口病疫情。起初只有一个班发生了2例,该班停课封班隔离2周。在这期间,又陆续接到新的疫情,一共超出了7例,只能全园停课封园。有些孩子是半个月没有来,有些是整个月没有来,所以幼儿园决定当月的保育费按实际出勤天数收取。

有一位小朋友的奶奶,在事前并没有了解清楚幼儿园保育费的特殊调整政策,当她听说,有的班级退半个月的费用,有的班级退一个月的费用,觉得不合理,就提出了投诉。班级教师第一时间跟奶奶沟通,但是奶奶非常抵触,情绪也比较激动,显然不愿意听教师的解释。

奶奶找到了园长,园长了解了情况后,先安抚了她的情绪。然后,召集财务,并迅速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同时,邀请家长委员会一起听取了财务审计结果。最后,家长委员会的家长,开始耐心地向奶奶解释情况,面对同样的家长角色,奶奶的抵触情绪大大减少,结果奶奶听明白了。

正是借助于家长委员会的力量,幼儿园的难题才得以化解。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于渊莘)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发挥得比较到位。园长面对家长对保育费收取的质疑,首先引入了家长监督机制,让家长委员会成员听取了财务的审计报告,透明化办园,也充分地尊重了家长的知情权。家长委员会是家园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幼儿园积极支持家长群体成立家委会并保障其运转良好,可以从根本上改进与完善园务工作。另外,家长委员会不仅拥有知情权、评价权、参与决策权和质量监督权等,还担负着维护幼儿园和谐发展的义务、沟通协调和信息传递的义务等。所以,当由家长委员会去为有质疑的家长解释收费说明时,矛盾很快就被化解了。

案例25当热心与制度相遇

北方入冬以来,雾霾天气越来越频繁。一位家长向我提出了想向园所捐赠一台空气净化器。考虑到家长强烈关注孩子健康的意愿,我接受了这位家长所捐赠的一台美国品牌的空气净化器。事后,我与家长签订了后期维护协议,要求其定期更换滤芯,才可以把该净化器投入到园所使用。一切看来那么的顺理成章,可是在净化器投入使用的第20天就出状况了,净化器所在班级的幼儿集体发热。

园所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封班停课,全面排查,最后,我们找到了空气净化器就是事故的源头。我们特别咨询了专业的工程学人员,他们指出,该空气净化器因为其功率不够大,并不足以支持它在近50平方米的教室进行有效的空气净化,加之幼儿人数较多,很容易形成污染源,所以才会出现班级幼儿集体发热的现象。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于渊莘)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家长“好心办坏事”的案例,很多时候,不乏一些热心的家长为园所的发展出谋献策,甚至是出钱出力。面对家长的热情和爱心捐赠,案例中园长只考虑了后期的维护,而忽略了其他安全因素。第一,目前国家对空气净化器尚没有出台统一质量标准,所以在选择空气净化器时对其使用条件要加以斟酌。第二,对于家长爱心捐赠的空气净化器,园长也没有仔细了解清楚正确的使用方法,这些疏忽,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作为园长,应该要有高度敏感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否则容易弄巧成拙。

案例26幼儿园暑期要施工了

由于管道老化幼儿园要进行管道的维护,整个暑期都要进行水、电、暖等方面的改造,这样暑假期间幼儿将不能来园。

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在园长的引领下,幼儿园管理团队从施工前就开始和家长沟通此事,如管理团队面向家长委员会展开调研;随机和不同的家长进行园所安全相关问题的交流;邀请部分家长参与施工方案的讨论、策划等。

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教师与保教部门结合班级幼儿发展实际,向家长提供多元、丰富且易操作的暑期亲子游戏活动方案,保健部门特别提供了暑期幼儿健康指导策略等。

前期全方位的沟通,制订的暑期巡查方案,保健、保教部门的有针对性指导,使得时期暑期的施工,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在幼儿园及家长委员会的倡导下,家长委员会组建了一个监察幼儿园施工改造的工程质量及进度的工作小组,负责在幼儿园施工的过程中巡查施工质量、工期进度等内容,参与管理建设幼儿园的工作。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郝文婧)

案例分析

未雨绸缪是园长公共关系实践的重要策略。案例中,幼儿园施工是幼儿园发展过程中在所难免的事情,但很容易引起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不和谐的公共关系。案例中,园长知道幼儿园要施工的事情后,通过中层领导,及时反复地将维修中的相关事宜与幼儿园的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因此得到了各方的共同认可,这是园长管理智慧和管理策略的一种体现。

章节目录